太平军VS清军战斗力,李秀成手握30万大军,为何打不过3万清军?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31 15:30 1

摘要:1862年深秋,南京城外的雨花台炮声震天。李秀成率领号称30万的太平军,将曾国荃的3万湘军团团围住。按说兵力十倍于敌,拿下这场攻坚战易如反掌,可打了46天愣是没啃下这块硬骨头。这事儿就像现在十个人围殴一个,结果被对方反杀,你说邪门不邪门?

太平军和清军到底谁的战斗力更强一些?虽然太平军最后确实是被清军剿灭了,实际上,也是清军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达到的目的。

从客观来讲,到底双方的实力如何?这要从李秀成拿着30万大军与3万清军对碰说起……

不知道李秀成开战前有没有说过一句话:“不管怎么说,30万对3万,优势在我……

1862年深秋,南京城外的雨花台炮声震天。李秀成率领号称30万的太平军,将曾国荃的3万湘军团团围住。按说兵力十倍于敌,拿下这场攻坚战易如反掌,可打了46天愣是没啃下这块硬骨头。这事儿就像现在十个人围殴一个,结果被对方反杀你说邪门不邪门?

其实早在三年前,曾国藩就看出门道。他在给咸丰的奏折里写:“贼众虽多,然乌合之众,器械不精;我军虽寡,然器械精利,训练有素。”这话可不是吹牛。当年湘军用的洋枪洋炮,不少是从上海洋行买的进口货,光是开花大炮就能打三里远。反观太平军,主力武器还是大刀长矛,火器多是土制抬枪,打两发就得降温

更致命的是战术僵化。李秀成晚年写的《李秀成自述》里痛心疾首:“我军每攻必人海战术,清妖则以深壕坚垒耗我锐气。”就像打游戏只会无脑冲塔,碰上会走位的对手自然吃亏。

雨花台战役时,湘军挖了三道壕沟,架起铁丝网,太平军冲一波倒一波,尸体把壕沟都填平了。

说太平军有30万大军,水分比太湖还大。史学家茅海建在《太平天国战争全史》里算过细账:所谓30万,实际战兵不到8万,剩下都是随军家属、流民甚至强征的老弱妇孺。这些人饭都吃不饱,扛着竹枪充数,碰上真刀真枪立马溃散。

反观湘军,3万人全是职业兵。曾国藩搞的是“兵归将有”,每个营官自己招兵,不听话的直接砍头。这帮湖南汉子顿顿有米饭腊肉,月月发饷银,打起仗来嗷嗷叫。纪录片《太平天国》里有个细节:湘军士兵腰间都别着洋火柴,晚上能抽烟提神,太平军却连火折子都紧缺。

最要命的是情报差。清廷有海关总税务司的洋人帮忙,上海到南京的电报线早架通了。

李秀成前脚刚拔营,后脚曾国荃就收到飞鸽传书。而太平军传令还得靠快马,等命令送到前线,黄花菜都凉了。

洪秀全搞的“圣库制度”,本意是天下财物共享,结果成了腐败温床。1853年定都天京后,王爷们盖王府比打仗还上心。杨秀清的天王府占地近百亩,光雕花楠木柱就用了两千根,气得底层士兵在墙上写打油诗:“王爷屋顶金灿灿,兄弟饿得打晃晃”。

李秀成自己的忠王府也好不到哪去。苏州博物馆至今保存着他用过的翡翠夜壶,据说值当时十万两白银。这边将领花天酒地,那边士兵连盐都吃不上。英国记者呤唎在《太平天国亲历记》里写道:“苏州城外的士兵像乞丐一样翻垃圾堆,而他们的将军正在府里抽鸦片”。

反观湘军,曾国藩把“不要钱不怕死”刻进骨子里。他弟弟曾国荃攻下安庆时,把太平军库房里的银子全充公,自己只留了把破椅子。这种反差就像公司领导带头996,员工自然拼命;要是领导整天公款吃喝,底下人谁还干活?

早期太平军能打,靠的是“拜上帝教”的精神鸦片。洪秀全宣称“天父天兄护体”,士兵冲锋前喝符水,真以为刀枪不入。可到了后期,这套把戏不灵了

1860年二破江南大营时,有个老兵在日记里写:“东王死后,再没人能请天父下凡。兄弟们看着洋枪队把符水兵打成筛子,夜里都偷偷把神符扔茅坑”。信仰崩塌比打败仗更可怕,李秀成在自述里承认:“自翼王出走,军心涣散,虽三十万众不如昔日三万”。

反观湘军,搞的是儒家那套“忠孝节义”。曾国藩给士兵讲《孝经》,阵亡的给家里发抚恤金,活着的能挣功名。这种实实在在的好处,比飘渺的天国梦实在多了。就像现在打工人,老板画饼不如涨工资好使。

回头看这场实力悬殊的较量,输赢早埋下伏笔。太平军像匹脱缰野马,靠着激情狂奔了十几年,终究跑不过精心驯养的赛马。

史学家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里总结:“农民起义的局限性,在定都天京后暴露无遗。”分封制搞出几十个王爷,比清朝的八旗还腐败;拒绝搞土改,丢了农民支持;排斥读书人,连个像样的参谋部都没有。

而湘军这边,曾国藩用幕府养出李鸿章、左宗棠等人才;搞洋务买军舰,军事改革步步到位;甚至偷偷和列强做军火生意。这种降维打击,就像冷兵器碰上机关枪,人再多也是送人头。

李秀成刑场上的那句“大厦将倾,独木难支”,道尽了太平天国的悲凉。30万大军打不过3万湘军,不是人数问题,是制度、科技、人心的全面溃败。

所以光靠人多势众赢不了现代战争,没有与时俱进的改革,再辉煌的起义终将沦为历史尘埃。

1. 曾国藩《曾文正公奏折》,同治元年刻本

2. 李秀成《李秀成自述》,1864年手稿(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3. 茅海建《太平天国战争全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 罗尔纲《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

5. 呤唎《太平天国亲历记》,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 纪录片《太平天国》,央视纪录频道,2010年

7. 曾国藩《曾国藩家书》,岳麓书社,1986年

8.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剿平粤匪方略》,清同治年间官修

来源:硬核纪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