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巍巍华夏,肇启文明。在轩辕黄帝诞辰4722年之际,东方文明(深圳湾)论坛以“溯源与创新:黄帝文化的当代使命”为主题,汇聚海内外学者、文化传承者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根脉与现代价值。这场盛会不仅是对人文始祖的深切缅怀,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
巍巍华夏,肇启文明。在轩辕黄帝诞辰4722年之际,东方文明(深圳湾)论坛以“溯源与创新:黄帝文化的当代使命”为主题,汇聚海内外学者、文化传承者及社会各界代表,共同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根脉与现代价值。这场盛会不仅是对人文始祖的深切缅怀,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时代使命的思想激荡。
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统一部落、创制历法、播百谷草木”的历史功绩,奠定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基础,更成为民族认同的象征。正如陕西黄陵的清明公祭典礼所言:“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黄帝文化所承载的“自强不息”“协和万邦”等精神内核,正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核心体现。这种文化根脉的延续性,不仅体现在考古实证中,更通过历代祭祀活动、民间传统得以鲜活传承。例如,香港、澳门的恭拜轩辕黄帝大典,以“麒麟献瑞”“乐舞敬拜”等传统仪程,将客家文化与中原文明深度融合,展现“同根同祖同源”的文化凝聚力。
图拍摄于论坛会场
论坛的讨论焦点之一,是黄帝文化与中国式现代化的互动关系。黄帝精神是现代中华民族认同的象征,其文化价值的统一性为现代化进程提供了精神支撑。如何将传统文化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创新动能,这是很值得我们作为黄帝子孙需要深深思考的课题。今天通过举办黄帝文化论坛,彰显传承,更要注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将对历史的研究与区域发展结合,在增强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得深入研究如何让文化赋能新时代的经济、科技及新文明的发展。作为中国新经济引擎的粤港澳大湾区,需要适应新时代的需求,黄帝文化的传承需以文化创新赋能未来,与科技创新、国际视野结合,探索以数字化、年轻化的方式传播文化,让传统基因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文化创新不仅是形式的突破,更是精神内涵的再发现。
轩辕黄帝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更成为连接全球华人的情感纽带。从陕西黄陵到香港尖沙咀,从河南新郑到台北中山堂,两岸同胞、海外侨胞共祭黄帝的盛况,彰显了“血脉相连、文化同源”的深刻意义。这种跨地域、跨时代的文化共鸣,正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动力。文化是两岸的共同语言,黄帝精神流淌在每个华夏儿女的血液中,她是我们的根脉,我们不能不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最近台立法委员高金素梅对话台“文化部长”史哲花巨资拍摄“1642海洋史观”的视频受关注,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
图拍摄于论坛现场
站在轩辕黄帝诞辰4722年的历史节点,东方文明(深圳湾)论坛以其深邃的议题与多元的实践,为我们勾勒出一幅文明传承与创新的全景图。黄帝文化不仅是回溯历史的明镜,更是照亮未来的火炬。它提醒我们:唯有坚守文化根脉,方能铸就民族魂魄;唯有拥抱创新,方能让五千年文明在时代浪潮中生生不息。正如黄帝陵前的那句颂词——“桥山永翠,古柏常青”,中华文明的精神之光,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来源:海洋珠宝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