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左权:产业向“新”转 生态向“绿”行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31 16:19 1

摘要:2024年,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入选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空中的士”亮相左权县桐峪镇,左权成为我省第一家发展低空经济的县份。近年来,左权县紧紧围绕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经

左权县桐峪1941小镇全景。张文军摄

2024年,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入选全国文旅赋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为全省唯一入选案例;“空中的士”亮相左权县桐峪镇,左权成为我省第一家发展低空经济的县份。
近年来,左权县紧紧围绕建设“清凉夏都、红色左权、转型高地、太行强县”的奋斗目标,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在经济、文化、民生、生态等领域不断开拓创新,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文旅融合 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革命老区,红色和绿色是历史和自然赋予左权县弥足珍贵的底色和本色。立足自身的资源禀赋,左权县委、县政府率领全县人民坚定“一切为了产业、一切围绕产业、一切服务产业”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谋定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扩大新时代左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023年,中国民歌盛典在中央电视台连续播出10集,借助央视媒体矩阵的超大影响力,带动海外10个国家和地区联动,作为拍摄地的左权县连同起源于该县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左权小花戏,一起火遍祖国大江南北,甚至走出国门。
向大美自然要产业,左权县着力打造艺术工作者心中向往的“圣地”。该县以泽城、桐峪、老井片区为核心的中国北方国际写生基地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规模最大、配套设施最完善、接待能力最强、合作院校最多、国际影响力最广泛的综合性写生基地,全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
2024年,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完成升级改造;桐峪1941小镇植入全新业态;桐峪1941博物馆《民主之光》烙画成功入选大世界吉尼斯之最。日前,桐峪1941培训基地又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乡村振兴产业带头人培养工程培训基地。
此外,左权县倾力打造的小花戏《烽火家书》于3月9日至10日在北京国家大剧院精彩上演,为首都观众带去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
除了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左权县还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禀赋与丰富的康养资源,成功跻身“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百强县”,为建设“清凉夏都”、发展康养产业增添了新的动力。

转型升级 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2024年,左权县芹泉箕山14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正式通过国家能源局审批。该项目被纳入国家《抽水蓄能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重点实施项目清单,并列入山西省2025—2027年能源规划重点开工建设项目。
进入2025年,左权县星荣科技有限公司年产60亿只丁腈手套项目全面开工,全力冲刺“开门红”,为全县经济发展带来新活力。
华能左权“风光水火储氢”多能互补综合能源基地一期项目顺利投产运行,更是左权县在能源领域迈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这一项目充分利用左权丰富的自然资源,将风能、太阳能、水能等多种能源有机结合,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为该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绿色动力。
在农业方面,立足桃桃、连翘和左权羊,左权县积极探索特色农业发展之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现代化种植养殖模式,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扩大了特色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提升了市场份额,为农民增收致富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1月27日,阳涉铁路开通客运服务,结束了左权县没有客运列车的历史,打通了太行老区交通发展瓶颈,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优化生态 打造绿水青山美丽画卷

3月2日,记者在左权县石匣水库看到,北归天鹅时而低飞嬉戏,时而优雅游弋,与清澈的水面交相辉映,描绘出唯美动人的生态画卷,奏响了春日的序章。
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左权县始终坚守生态底线,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绿水青山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该县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培育,通过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提高森林覆盖率,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生机,还发挥了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重要生态功能。
在水环境治理方面,该县加大对河流、湖泊的保护和治理力度,通过实施污水治理工程、加强水资源保护等措施,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清澈的河水与碧波荡漾的湖泊相互映衬,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此外,左权县还积极推进生态旅游发展,将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与丰富的文化资源相结合,打造了一批生态旅游景点。游客们来到左权,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还能感受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山西经济日报全媒体记者 郝光明

来源:山西经济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