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繁多且复杂,这些系统往往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运行在各异的技术平台上,导致了所谓的“信息孤岛”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数据的有效流通,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繁多且复杂,这些系统往往由不同的供应商提供,运行在各异的技术平台上,导致了所谓的“信息孤岛”现象。这种现象不仅阻碍了数据的有效流通,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决策质量。
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 ESB)作为一种中间件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ESB通过提供统一的数据转换、协议适配及业务流程集成等功能,实现了跨系统的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有效打通了企业内部的信息孤岛。本文将从孤岛产生原因、ESB概念、应用场景、数通ESB这四方面进行介绍。
企业内部由于存在多种技术平台和系统,导致信息难以互通。一些老旧系统难以更新或替换,无法与新系统良好集成。同时系统缺乏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各系统数据结构和交互方式不同,增加了跨系统信息共享的复杂性,致使数据一致性差、利用率低,形成信息孤岛。
1.技术多样
企业内部往往存在多种技术平台和系统,从传统系统到现代的云计算服务。这些系统的开发语言、数据库类型及接口标准各不相同,导致信息难以直接互通。同时企业内各部门为了满足自身需求,也会独立开发或购买适合自己业务的信息系统,而忽略了整体的信息架构规划。这导致了即使在同一公司内,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系统也可能无法有效沟通。
2.遗留系统
许多企业在成长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历史遗留系统,像ERP、MES等系统,但由于年代久远,文档缺失,甚至原开发团队解散,很难进行更新或替换。另外企业对系统的掌控力太低,不能自己去开发接口,这就导致了他们之间不能很好地与新系统集成,形成信息孤岛。
3.缺乏标准
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标准也是造成信息孤岛的重要原因之一。各系统采用独立的数据模型,都有自己的数据结构和交互方式,缺乏统一的数据定义、编码规则和交互规范。当需要跨系统分享信息时,需要进行复杂的转换工作。例如在制造业中,不同系统对 “物料” 的定义和标识方式各不相同。在跨系统共享信息时需进行复杂的格式转换和语义映射,增加集成难度,导致数据一致性差、利用率低。
面对企业系统难集成互通,存在数据孤岛问题,ESB应运而生,它可以实现企业不同应用间消息和信息准确、高效、安全传递,消除应用之间的技术差异,让不同的应用服务协调运作,实现服务之间的通信与整合。
1.ESB平台
ESB是企业架构中的集成中间件,定位为系统间通信的 “数字化高速公路”。它通过统一的总线架构,连接异构的应用系统、数据库和服务,解决不同技术、协议和数据格式的兼容性问题。通过总线进行间接通信,从而消除信息孤岛。其核心架构包括消息代理、服务注册中心和集成适配器,支持分布式部署,适配企业复杂的 IT 环境(如混合云、遗留系统)。
2.关键能力
ESB(企业服务总线)的关键能力包括:协议转换(如HTTP、SOAP、JMS间自动转换)、数据转换(支持XML、JSON等格式无缝映射)、消息路由(基于内容或规则动态分发)、服务编排(协调多服务实现复杂流程)、监控管理(实时跟踪性能与安全)。这些能力助力企业实现异构系统高效集成,降低耦合度,提升架构灵活性与运维效率。
3.应用优势
ESB在面对集成时具有显著优势。它可以高效集成异构系统,简化点对点连接;采用松耦合设计支持服务独立升级,降低依赖风险;支持灵活扩展适配多协议与数据格式,满足动态业务需求;并且提供加密传输与身份验证,保障数据完整性。从而助力企业构建敏捷、可扩展的IT架构,加速数字化转型。
ESB可以实现对企系统API的统一管理。在应用集成上,ESB通过标准化接口连接异构系统,支持多种协议转换。对于数据集成,ESB能从多数据源抽取并转换数据加载至目标系统,适用于企业合并重组时的数据迁移,保证数据一致性与及时性,同时处理结构化及非结构化数据。
1.API管理
ESB在API治理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提供了集中管理企业内外部API的方式。通过ESB,企业能够创建、发布、维护和监控API的整个生命周期。并支持版本控制,使得不同版本的API可以共存,并且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平滑迁移,减少了对现有服务的影响。最后ESB具有日志记录和分析能力,企业可以深入理解API使用情况,优化服务质量,提升用户体验。
2.应用集成
在应用集成方面,ESB能够有效地连接企业内部的各种异构系统,如ERP、CRM等,实现信息的无缝流通。它通过标准化的服务接口,使应用只需与ESB交互即可访问所需资源。此外,ESB支持多种协议转换,允许不同的应用程序以它们各自支持的通信方式交换数据。同时,ESB促进了松耦合设计,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便于未来的升级和维护工作。
3.数据集成
对于数据集成而言,ESB能够从多个数据源抽取数据,进行必要的转换后加载到目标系统中。这适用于企业合并或重组时的数据迁移任务。ESB不仅支持结构化数据的传输,还能处理半结构化甚至非结构化的数据格式。利用ESB,企业可以在不同系统间同步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及时性。
数通ESB作为所有解决方案的基石,可以有效打通数据孤岛,包括API治理、应用集成、实时集成、设备数据采集等功能。作为服务总线可支撑主数据治理、统一身份5A管控、微服务开发治理;作为数据总线可结合DAP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同步、清洗转换和加工汇总,下面我们来进行介绍。
1.功能架构
ESB平台包括设计器、Runtime运行时、SMC管理控制台三部分:
1.设计器是图形化的开发工具,提供工程、服务、流程向导功能,可以快速拖拽、配置、开发服务接口,设计器提供如数据转换、数据库操作、外部调用等各类不同的图形化组件,满足低代码开发的需要;
2.Runtime运行时:ESB底层运行引擎,为服务运行、调用、编排等提供底层运行机制,支持API、流程、路由的安全、发布、运行;
3.SMC管理控制台:Web端的管理平台,可以通过浏览器页面进行操作,针对服务工程进行查看、启停、安全配置,支持对API接口进行注册、配置、代理、安全控制,Flink相关的功能就是SMC中实时集成的功能模块,提供对Flink作业的配置、提交、日志审计等功能。
具体功能架构如下图所示:
2.主数据治理
数通的ESB除了可以实现API全生命周期管理之外,还可以基于管理的服务接口构建系统之间的集成通道,而在做集成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基础数据,所以我们研发了MDM主数据平台,确保这些基础数据能够保持一致。这样即保证了企业主数据的统一视图,还降低了集成的难度。
在主数据治理的过程中,由于系统老旧等原因可能没有MDM对应的标准接口,我们就可以通过ESB开发或封装接口,将接口统一在ESB中管理,再基于接口构建集成流程,通过集成流程就可以完成数据从业务系统到主数据的同步,分发时同样可以通过调用ESB开发的系统接口实现数据分发。在主数据治理过程中也一并打通了信息孤岛。
3.数仓建设
API管理、主数据治理是数通ESB服务总线的功能,而在做数仓建设时ESB还可以作为数据总线使用,起到ETL工具的作用,在这过程中同样也打通了信息孤岛。数仓建设时由DAP数据分析平台结合ESB来实现的,共包含三步:数据采集同步到ODS、ODS清洗转换到数仓、在数仓加工汇总。在DAP中是对ODS及数仓中的维表、事实表创建,ESB结合元数据便可以在设计器中生成这三步的流程,部署后在DAP调度资源中有对应的管理。而根据表之间的关联关系可以配置数仓模型,同时将表的调度资源关联为调度任务,调度后记录对应的日志。
数通ESB提供预置样例,模拟真实集成场景助学习与开发。交付模式上,基于丰富的项目经验形成标准规范,并以产品加培训的方式,提供从部署到运维全程支持及技术指导。同时结合MDM与ESB,不仅打破信息孤岛,还简化了应用和数据集成难度,构建企业内部主数据统一视图。
1.预置样例
数通ESB作为所有解决方案的基石,我们也在设计器中预置了与各产品相关的产品样例,包括ESB设计器组件使用样例、API治理样例、主数据治理样例、数仓建设样例等。在样例中模拟了项目中的集成场景,包括服务接口、集成流程、预置数据等内容,我们可以基于样例进行学习或项目开发。
2.交付模式
对于ESB项目来说,我们是以集成起家,建设了大量的ESB项目,在其中也形成了服务开发标准、服务集成标准等标准规范,也因此形成了完整的项目实施套路和模式。我们对ESB的开发非常友好,底层代码都打在Jar包中,开发人员可以直接去看,内置的组件也都支持代码扩展,再结合ESB中的产品样例,我们以产品+培训的模式来完成项目建设,我们提供产品和ESB的部署、开发、运维、培训,同时提供技术支持,确保伙伴和客户技术人员能完全掌握。
3.说在最后
综上所述,ESB平台通过其强大的功能特性,为企业成功打破了信息孤岛,促进了各系统间的无缝连接与协作。对于数通畅联来说,我们通过MDM与ESB结合,在主数据治理的同时简化应用集成、数据集成的难度,不仅消除了信息孤岛,还构建了企业内主数据的统一视图。
未来,随着云计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ESB将继续演进,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需求,助力企业构建更加灵活、安全且富有竞争力的信息架构。因此,对于寻求长远发展的企业而言,深入理解和充分利用ESB的价值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由@数通畅联原创,欢迎转发,仅供学习交流使用,引用请注明出处!谢谢~
来源:数通畅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