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座历史文化馆,以及馆内的“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红色展厅,是中共雅安市雨城区委党史研究室、雅安市雨城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和雅安市雨城区西城街道党工委依据详实的历史资料,精心打造而成,2022年2月15日正式开馆,成为雅安市首个社区历史文化馆,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
中共雅安秘密电台遗址
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传奇
黄 伟
青衣江畔,苍坪山下,一处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红色遗址——位于雨城区县前街苍坪山下的中共雅安秘密电台遗址静静伫立。
“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展厅
在雅安和平解放的伟大进程中,这座秘密电台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宛如一颗闪耀的红星,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
红色展厅成为人们追寻红色记忆的热门之地
铭记革命过往
打造红色教育基地
走进雨城区八一路西大街社区的历史文化馆,“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九个大字苍劲有力,格外醒目,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惊心动魄的革命岁月。
这座历史文化馆,以及馆内的“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红色展厅,是中共雅安市雨城区委党史研究室、雅安市雨城区地方志编纂中心和雅安市雨城区西城街道党工委依据详实的历史资料,精心打造而成,2022年2月15日正式开馆,成为雅安市首个社区历史文化馆,为人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缅怀先烈的窗口。
展厅巧妙地划分为“恩来点将”“少春领命”“设立电台”“八年坚守”“文辉起义”“解放雅安”六个板块,通过讲述王少春与红色电波的传奇故事,生动地展现了西康和平解放的艰辛历程,以及中共地下党组织为实现西康和平解放所付出的巨大努力。
在历史文化馆解说员的深情讲述下,那段被岁月尘封的历史逐渐清晰地展现在人们眼前:1942年2月,周恩来在重庆秘密会见原民国时期西康省政府主席兼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这次会面意义非凡——自此,刘文辉与共产党的关系从一般联系迈向了实质配合的新阶段。同年7月下旬,根据与刘文辉达成的合作协议,周恩来选派宫乔岩(化名王少春)及其情报组奔赴西康雅安,开展党的秘密工作。他们在苍坪山下设立秘密电台,成功搭建起与延安直接联系的重要桥梁。
在中共中央的感召、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全力争取和大力帮助下,1949年12月9日,刘文辉联合国民党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邓锡侯、潘文华等,于四川彭县联名通电起义。12月12日凌晨,起义通电通过中共在雅安的秘密电台,迅速报至党中央,正式宣告川西、西康起义,彻底脱离国民党政权,坚定地接受中央人民政府的领导。就在同一天,驻雅国民党第二十四军代军长在雅安召集军政人员大会,郑重宣布并热烈庆祝西康省起义。紧接着,12月14日,西康临时军政委员会应运而生;12月16日,“雅安各界庆祝人民解放胜利大会”盛大举行,欢庆的热潮席卷全城。
1950年2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踏入西康雅安城。不久后,雅安军事管制委员会和西康省人民政府相继宣告成立。至此,西康省临时军政委员会圆满完成了过渡时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开启了雅安历史的新篇章。
时光流转,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作出决定,撤销西康省,将其并入四川省。同年10月1日,位于苍坪山的西康人民广播电台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停播结业,部分工作人员也随之调到四川人民广播电台继续奉献力量。
“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红色展厅开放后,迅速成为人们追寻红色记忆的热门之地,吸引了众多单位、社团和市民前来参观学习。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2月15日开馆以来,已接待260多个单位和团队,参观人次高达5万多人次。
雨城区八一路西大街社区历史文化馆中的“设立电台”板块
重现英雄影像
沉浸式感悟革命精神
历史文化馆不仅致力于展示历史,还充分结合王少春的革命经历,精心打造了集体验、参观、学习等多项功能于一体的红色学习基地,以回顾雅安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推动家庭家风家教建设为主线,围绕古雅安的历史胜迹、隐蔽战士王少春的英勇事迹和优良家风家教开展教学,增强历史自信,大力传承和弘扬红色精神,积极推动全社会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2021年7月,一部纪录短片《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震撼问世,它穿越时空的隧道,重现了当年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短片深情讲述了由周恩来直接领导的中共地下党员王少春同志的传奇故事。1942年至1950年,王少春在原西康省默默从事革命统一战线工作,凭借着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成功策动原民国时期西康省政府主席兼第二十四军军长刘文辉起义,为和平解放西康立下了不朽功勋。西康的和平解放意义重大,不仅避免了川康地区因大规模作战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也极大地加速了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在大陆的溃败。
王少春原名宫乔岩,是安徽芜湖人。1927年,他怀着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担任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副署长。然而,天妒英才,1955年4月10日,宫乔岩在北京不幸病逝,遗体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宫乔岩对守护在身边的家属留下了这样的遗言:“我赤条条来,赤条条去,身为共产党员,别无所求!”
由于情报工作的极端特殊性,宫乔岩在工作和生活中始终坚守“不照相”的原则。因此,在他病逝后,他的妻子秦惠芳翻遍了家中的皮箱、衣柜和行囊,都找不到一张丈夫的照片。
“在八宝山革命公墓,有一块没有照片的墓碑,那里安息着一位无名英雄”。为了寻找王少春的真实影像,工作人员查阅了雅安现存的全部有关“王少春”的文献资料,却一无所获。
最终,通过中国知网,他们查到了“宫乔岩”的相关信息。
2020年7月,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编纂的《誓言无声:红色交通线上的安徽人》专刊出版,其中《宫乔岩:隐蔽战线上的“二哥”》一文刊登了一张“宫乔岩”的照片。至此,共产党员“王少春”的真实模样才得以浮出水面。
《苍坪山下的红色电波》纪录短片中引用了这张“宫乔岩”的照片,在影视作品中同样也是首次(2021年)发布。在雅安和平解放70多年后,人们终于首次看到了这位为革命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地下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的面容。
这部纪录短片凭借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制作水平,荣获多项殊荣。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评为“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作品,并在2024年9月荣获“知史爱党学史力行——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短视频展播”活动入选作品。
近年来,雅安市积极探索创新,将红色电影、红色歌曲、党史课堂、史志成果有机融合,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党、爱国、爱雅安的热情,让红色基因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作者: 黄 伟(雅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供稿:中共雅安市委党史研究室
来源:方志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