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三月三:8首关于 “三月三” 的古诗词及赏析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31 15:53 1

摘要:原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丽人行》(节选)—— 杜甫

原文: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态浓意远淑且真,肌理细腻骨肉匀。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头上何所有?翠微盍叶垂鬓唇。背后何所见?珠压腰衱稳称身。

赏析:诗的开篇点明三月三日这一特殊时间,天气清新,长安水边聚集了众多美丽的女子。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从神态、衣着、装饰等方面描绘出丽人们的雍容华贵,展现出盛唐时期贵族阶层的生活风貌和春日游宴的热闹场景,同时也委婉地讽刺了统治阶层的奢靡之风。

《梦江南・九曲池头三月三》—— 贺铸

原文:九曲池头三月三,柳毵毵。香尘扑马喷金衔,涴春衫。苦笋鲥鱼乡味美,梦江南。阊门烟水晚风恬,落归帆。

赏析:上片描绘了京都九曲池头三月三的热闹景象,柳丝摇曳,香尘扑马,渲染出春日的浓丽氛围。下片转而写江南春景,苦笋鲥鱼的美味勾起对江南的思念,阊门烟水、晚风归帆的宁静画面,表达出词人淡淡的乡思之情。全词结构独特,上片绚丽,下片淡雅,对比鲜明,含蓄地传达出复杂的情感。

《三月三日》—— 白居易

原文:画堂三月初三日,絮扑窗纱燕拂檐。莲子数杯尝冷酒,柘枝一曲试春衫。阶临池面胜看镜,户映花丛当下帘。指点楼南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赏析:诗中描绘了三月初三日画堂中的景象,柳絮扑窗,燕子拂檐,诗人品尝冷酒,欣赏柘枝舞,临池照影,花丛映户,最后在楼南欣赏新月,以细腻的笔触营造出一种闲适、优雅的氛围,展现出诗人在春日里的惬意生活和细腻情感。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 元稹

原文: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赏析:此诗是元稹对白居易寄诗的回复。通过当年与今日的对比,当年在花前醉酒欢畅,如今却在花前病中消磨时光,独自倚着破帘怅望,感慨时光虚度,表达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如今境遇的惆怅,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三月三日祓禊洛滨》—— 白居易

原文:三月草萋萋,黄莺歇又啼。柳桥晴有絮,沙路润无泥。禊事修初半,游人到欲齐。金钿耀桃李,丝管骇凫鹥。转岸回船尾,临流簇马蹄。闹翻扬子渡,蹋破魏王堤。妓接谢公宴,诗陪荀令题。舟同李膺泛,醴为穆生携。水引春心荡,花牵醉眼迷。尘街从鼓动,烟树任鸦栖。舞急红腰软,歌迟翠黛低。夜归何用烛,新月凤楼西。

赏析:这首诗详细地描写了三月三祓禊洛滨的场景。诗人先描绘了春日洛滨的美景,绿草如茵、黄莺啼鸣、柳桥飘絮、沙路湿润。接着写人们前来参加祓禊活动,游人如织,盛装的女子光彩照人,音乐声惊动了水鸟。然后描述了各种游乐活动,乘船、骑马、宴饮、赋诗等,展现出当时热闹欢快的氛围。最后写夜晚归来,有新月相伴,不用蜡烛照明,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三月三祓禊习俗的丰富多彩和人们欢乐的心情。

《春词》—— 陈允平

原文:杨柳春风三月三,画桥芳草碧纤纤。一双燕子归来后,十二红楼卷绣帘。

赏析: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三月三的春日景色,杨柳在春风中摇曳,画桥边芳草碧绿纤细,展现出一幅清新秀丽的春景图。后两句通过燕子归来和红楼卷绣帘的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机和生活气息,仿佛在暗示着红楼中的女子在春日里的期待和活动,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营造出一种优美、静谧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

《上巳感怀》—— 仇远

原文:一春无况嬾游山,风景依然三月三。十里杨花深似雪,马蹄无路入江南。

赏析:诗人开篇说整个春天都没有心情去游山,然而三月三的风景却依旧如旧。接着描绘了眼前的景色,十里杨花像雪一样纷飞,营造出一种凄美、迷离的氛围。最后一句 “马蹄无路入江南”,则流露出诗人对江南的思念以及无法前往的无奈之情,在景与情的交融中,表达出一种淡淡的愁绪和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三月三日雨中遣闷十绝句》(其一)—— 杨万里

原文:村落寻花特地无,有花亦自只愁予。不如卧听春山雨,一阵繁声一阵疏。

赏析:诗人在三月三这天本想在村落中寻花,却发现没有花,即便有花也只是徒增愁绪。于是他觉得不如卧听春山的雨声,那一阵繁一阵疏的雨声,反而让他在烦闷中寻得了一丝宁静和慰藉。这首诗通过描写寻花无果后的心境转变,表现出诗人在春日雨中的独特感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抒发了一种闲适又略带烦闷的情绪。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