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言重生文——《姜四娘重生日常》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3-31 15:51 2

摘要:总书评数:2161 当前被收藏数:9210 营养液数:2319 文章积分:189,745,360

总书评数:2161 当前被收藏数:9210 营养液数:2319 文章积分:189,745,360

文案:

平北侯世子盛怀隽出身尊贵,英俊高冷,骁勇善战,是京城贵女想嫁的夫婿。

太傅府四姑娘姜宓一直被养在乡下,粗鄙不堪,除了一张脸无任何可取之处。

这二人本没有任何交集,因她救了小皇子,赐婚的圣旨将他们绑在了一起。

人人都在为盛怀隽惋惜,不知多少贵女哭湿了帕子。

大军得胜归来,盛怀隽方知自己被皇上赐了婚。

“成亲而已,娶谁都一样。”他眼皮未抬接受了此事。

至于不懂规矩没有学识,那就慢慢教她。

姜宓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回到了三年前,这时她还没有嫁给盛怀隽。

回首这三年,她像是做了一场长长的噩梦。

她以太傅府四姑娘的身份高嫁侯府世子,盛怀隽从未瞧得起她。

婚前给她安排教习嬷嬷教她礼仪规矩,婚后又让人教她琴棋书画,试图将她培养成他的白月光。

她像是一只笼中雀,没了自由。

这辈子,她想为自己而活,不做任何人的替身。

可纵然她做了诸多努力,走了与前世不同的路,赐婚的圣旨仍旧到了她的手中。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

重生后,盛怀隽发现妻子心中有别的男人。

一开始他不置可否,后来他嫉妒得发疯。

他得承认,成亲这件事,并非娶谁都一样。

他想娶的从来只有姜四姑娘。

阅读提示:双重生,1v1

试读:
·

二皇子没听到盛怀隽的回应,侧头看向他,瞧着他的目光正落在姜宓身上,心中有几分惊讶。

京城谁人不知平北侯世子盛怀隽不近女色。他和盛怀隽一同长大,对他更是多了几分了解。他从小就不爱和小姑娘们一处玩,见了小姑娘们也没个笑脸。长大了又去了军营,几乎不参与那些世家子和贵女的聚会。这么多年来,除了苏二姑娘,他就没见他跟哪位姑娘走得近。

“怀隽认识这位姑娘?”

盛怀隽收回目光,从复杂的情绪中抽离出来。

“不认识,只是数日前曾有过一面之缘。”

二皇子挑眉。

盛怀隽能记住一个姑娘这件事本身就很奇怪。

“你对这位姜姑娘有兴趣?”

盛怀隽否定了:“没有。”

定是那晚莫名其妙的梦境扰乱了他的心绪,而梦都是假的。

二皇子没再说此事。

根据他对盛怀隽这么多年的了解,盛怀隽不可能突然喜欢上一个姑娘的。

一见钟情这种事可能发生在任何人身上,不可能在盛怀隽身上出现。即便这位姑娘貌若天仙,这种事情也不可能发生。

“听说刚刚苏二姑娘又去见太子了。若苏相真的在背后支持太子,这对咱们非常不利。这个老狐狸平时瞧着谁都不站,没想到背后搞这些小动作。”

盛怀隽略一思索,道:“此事未必是苏相的意思。”

二皇子皱了皱眉:“难道你觉得是苏二姑娘自己的意思?她不是从小就爱慕于你吗?怎么会将目标转向太子?”

盛怀隽冷静分析:“她对太子未必是男女之情,也有可能是为了权势。”

二皇子:“以前没看出来她是这样的人,会不会是苏相授意?”

盛怀隽:“我觉得苏相没那么蠢,不会在此时这般明目张胆地站队。这对他没有任何好处。”

二皇子沉思良久。

“你说得有道理,苏相那么精明的一个人应该知道此时让女儿接近太子意味着什么。若此事被人知晓了,即便他本人表明不支持太子也不会有人相信的,父皇也不会相信。而他一旦站了队,父皇就未必会像现在一样信任他了。”

盛怀隽点头,赞同二皇子的说法。

二皇子又分析道:“如此说来,此事也未必是苏云儿主动,也可能是太子所为。”

盛怀隽:“我也有这个猜测。不过殿下不必太过忧心,这门亲事皇上是不会同意的。”

二皇子顿了顿,道:“父皇不同意,可皇祖母喜欢太子,父皇又听皇祖母的话,未必不会应下来。”

想到皇太后对太子的宠溺,盛怀隽亦有几分担忧。

“苏相一向明哲保身,除非殿下失势,否则即便女儿当真嫁了太子他也不会公然对付殿下。”

二皇子冷嗤一声:“这就是他的精明之处。不过,他此时不对付我,但若将来苏二姑娘产下太孙呢?焉知人心不会变。”

二皇子和盛怀隽对视了一眼,二人想到一处去了。

解决此事最好的法子就是阻止苏云儿嫁给太子。

二皇子郑重道:“怀隽,你和苏二姑娘都到了适婚的年纪,又认识了多年,青梅竹马,此事你多上点心。”

盛怀隽下意识看了一眼不远处正和人说笑的姜宓。

二皇子见他不答,想起最近苏云儿的举动,试探道:“怀隽,你可是对苏二姑娘接触太子心生芥蒂不愿娶她?”

盛怀隽挪开目光:“没有。”

二皇子:“苏二姑娘家世好相貌好又有才情,实为良配。”

盛怀隽沉声道:“我明白。”

不过是成亲罢了,娶谁不是娶。

二皇子脸上露出来轻松的神情,他转而又说起了别的事情:“若是能知道太子和姜太傅为何事争吵就好了,太子也知道此事若是传出去对自己不利,一点口风都不漏。”

盛怀隽:“太子虽最近行事有些荒唐,但还是很谨慎。不过,殿下可以借此拉拢姜太傅。”

二皇子摇了摇头:“我了解姜太傅,以他的性子怕是不会放弃太子的。”

盛怀隽:“事在人为。即便姜太傅不放弃,只要他与太子生了嫌隙,不再支持太子就对咱们有利。”

二皇子琢磨了一下,道:“那咱们就给他添一把火。”

说着,他看向身后的内监。

“让人将太子和姜太傅不合的消息散播出去。”

“是,殿下。”

乐县主正和林氏在凉亭里说着话,丹霞匆匆走了过来,附在她耳边说了几句。

乐县主脸上的笑容加深,抬手握住了林氏的手。

“我从前就觉得妹妹面善,如今瞧着竟像是一家人一般。”

见乐县主对她态度这般亲热,林氏也明白了她的意思,露出来意味深长的笑。

她还以为姜宓要闹的,得多劝几次又或者威逼利诱才能成,倒是没料到姜宓竟然这般爽快地接受了这门亲事。

可见姜宓也是个识时务的。

“能和县主做亲人,我求之不得。”

一切尽在不言中。

待姜宓回来,乐县主看她的眼神越发喜欢,立时就要将手上的玉镯为她戴上。姜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拒绝了。

她并非是对韩霁不满,只是一切都未定下来,这样做还太早了。

她虽知韩霁名声不像传闻中那么糟糕,但对这个人了解也不深,不可能见一面就定下来。

乐县主被拂了好意虽有些不悦,不过见姜宓没有那种见钱眼开的小家子气反倒是更喜欢她了。不过,儿子性子轴得很,向来叛逆,不怎么听她的话。万一他对此事不满就麻烦了。此事她还得跟儿子商议一下。

姜姚看着乐县主对姜宓的态度,心里嫉妒得不得了。

刚刚她主动和乐县主说了许多话,乐县主对她的态度一直淡淡的,可姜宓一来乐县主就转变了态度,当真是区别对待。

姜宓也是,她连韩霁那般普通的样貌、差劲的人品她也能看得上,是没见过男人吗?

好在她今日接触了不少平日里接触不到的贵女,以后多参加诗会什么的,何愁找不到好的夫婿。

乐县主又和林氏说了几句话就离开了。

没过多久宴席开始了。

用过饭后,众人便起身回府了,临走前,公主府的一名侍女来到了姜宓身边,送给她一盆品相极好的菊花。

“姜姑娘,这是我家郡主亲手养的花,而且是最好的那一盆。她说姑娘是懂花之人,所以赠给姑娘。”

在众人羡慕的目光中姜宓从侍女手中接过了菊花。

她手中的这盆菊花品相的确很好,颜色非常清新,花朵肥嫩丰满,让人看了心情甚好。

“代我谢谢郡主。”

侍女朝着姜宓福了福身:“奴婢会向郡主转达的,姜姑娘慢走。”

姜宓随林氏回了府中,一回来连翘就告诉她一个好消息。

“姑娘,您让奴婢打听的事情打听到了一些,也不知道有没有用。”

府里没了主子果然更好打听事情,姜宓让人将门窗关紧,去了里屋。

连翘:“姑娘,绿萝苑里的人基本上都没了音讯。不过,奴婢打听到原先有个看门的婆子,只在绿萝苑里待了三日,因为吃醉酒被罚了,她如今去了京郊的庄子上。她待的时间太短了,也不知道对姑娘有没有用。”

虽然这婆子只在绿萝苑里待了三日,但也算是和绿萝苑有关系的人,也总比一点消息都查不到的好。

姜宓道:“你做得很好,有总比没有好,过几日去庄子上探一探。”

想到林氏对自家姑娘的态度,连翘担忧地道:“姑娘,您说三夫人能同意您去吗?”

姜宓想了想,林氏的确一向不喜欢她,尤其是她刚嫁给父亲那几年,私下总喜欢骂她几句,克扣她院子里的用度。多年过去,林氏心态和从前大不相同。虽然还会克扣她的用度,但不会骂她了,更多的时候是对她不闻不问。

若是前世的话还真不好说,但她今日听话地去见了韩霁,她应该不会在这种小事上为难她。

“应该不会反对。”

“那就好。”连翘脸上露出来轻松的神色,“这次我得陪姑娘一起去。”

姜宓笑了:“好。”

说完此事,连翘想到姜宓今日去了公主府,于是问道:“姑娘,您可见了那位韩公子,如何?”

姜宓想了想,道:“挺好的,没有世人说的那般糟糕。”

连翘顿时松了一口气。

第二日一早,姜宓去正院给林氏请安。

往日林氏总要晾她一会儿,今日倒是没这样。

她去时姜嫆也在。

姜三爷在时姜嫆还会唤她一声四姐姐,此刻姜三爷不在,她像是没看到姜宓似的,理都没理她。这也不是她第一次这般了,只要她不来惹事,姜宓也懒得跟她计较。

姜宓:“母亲,我听闻咱们家京郊的庄子上颇为有趣,养了许多小动物,还种了许多名贵的花,女儿想去庄子上住几日。”

她算到了林氏的态度,但她漏算了姜嫆。

在林氏开口前,姜嫆阴阳怪气地说道:“去庄子上看花?昨日郡主送的花还不够你看的吗?你若不喜欢就将那盆花送给我。”

这要求就有些过分了,姜宓看向林氏。

林氏像是没听到一般,端起桌上的茶轻抿一口。

看来林氏这是默认了姜嫆要她的花。

姜宓不是什么小气的人,若是前世,为了讨好太傅府众人,缓和姐妹间的关系,她说不定就送给姜嫆了。

在见识过这些人的真面目后,她不可能再做这样的事情。

姜宓略一思索,道:“按理说五妹妹开口了我不该推辞,可那盆花毕竟是郡主送的,不经过郡主的同意我也不好转送旁人。”

姜嫆冷哼一声:“不舍得给我就直说,找什么借口啊!”

林氏端了茶,道:“庄子离京城太远了,护卫也不足,你一个小姑娘去我不放心。县主昨日说想邀请你去侍郎府中做客,你就好好待在府中学学规矩吧。”

姜宓心下明了。看来若是她不将郡主送的话送给姜嫆的话,林氏不可能答应她去庄子上。

这个家可不是只有林氏一个人做主,庄子她一定是要去的,而花她也不可能给姜嫆。

她没再为自己争取什么,起身离开。

与其将时间浪费在不喜欢她的人身上,倒不如花在本就喜欢她的人身上。

见姜宓听话,林氏心里舒服极了。

姜宓毕竟是前头那位生的孩子,是丈夫的嫡长女。

她来之前林氏一直担心她会跟她作对,不好对付,是个大麻烦,没想到她竟这般听话,事事都听从她,任她搓圆捏扁。

姜宓走后,姜嫆不满道:“不就是一盆花么,四姐姐竟然这般小气。”

林氏不在意地说道:“你也知道只不过是一盆花罢了,你跟她争什么?一会儿去账上领些银钱,去玲珑阁买些喜欢的首饰。”

姜嫆顿时就开心了:“多谢母亲。”

姜宓离开青松苑后就回了绿萝苑里继续做糕点。直到天色将黑时,她终于做出来令自己满意的糕点。得知祖父从外面回来去了书房,她提着糕点朝着外院走去。

书房中,姜太傅靠坐在太师椅上,一脸疲态,他闭上眼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太子最近行事越发荒唐了。去年他安排一个世家纨绔子入职詹士府,今年又安排了一个农家子任东宫内务府副总管,负责东宫采买。

那纨绔子好歹通些文墨,位置也不是很重要。这个农家子大字不识一个,什么都不懂,这样的人怎么能去负责采买这么重要的事情?即便此人在宫外救过太子性命,太子也不该以这样的方式去回报他,大可多给些金银财宝,让其一辈子衣食无忧。

他劝了多次太子都不曾听。

正思索间,门外传来了小厮的声音。

“老太爷,四姑娘来了。”

四丫头……

姜太傅眼前浮现出来前几日刚刚见过的小姑娘。

当年孙女被儿子扔到了乡下,多年来不管不问,这些年也不知她是如何过来的。

那时长子突然去世,太子又年幼根基不稳,他心中悲痛,身心俱疲。老三那边的事情就疏于过问了。

哎……想到往事姜太傅长叹一声。不管当年发生了什么事,孩子是无辜的,他应该阻止儿子。

这件事他心中有愧。

他缓缓睁开眼,捏了捏酸痛的眉心:“让她进来吧。”

得到允诺,姜宓提着食盒进来了。

“见过祖父。”

看到孙女姜太傅一扫愁容,脸上多了些笑意:“宓儿过来了,这几日在府中住的可还习惯?”

姜宓:“多谢祖父关心,孙女一切都挺好的。”

姜太傅:“我听说昨日你随你母亲去了长公主府?可有遇到什么不开心的事?”

见祖父主动提及此事,姜宓顺势道:“没有,长公主府的人都很客气。宁阳郡主见孙女懂花,临走时还送了孙女一盆她亲手养的菊花。”

姜太傅很意外,也很惊喜,他捋了捋胡须,道:“哦?竟有此事?看来郡主很喜欢你。”

姜宓:“郡主和善。”

姜太傅瞥了一眼孙女手中的食盒,孙女应该不会无缘无故来见他,他怕她不好意思提,率先问道:“你今日过来可是有事?”

姜宓:“孙女没什么事,就是做了些点心,想拿来给祖父尝一尝。”

姜太傅笑着说:“你还会做点心?真厉害。”

姜宓谦虚道:“闲来无事随便做做罢了,手艺并不怎么好,希望祖父莫要嫌弃。”

姜太傅从书桌前离开,道:“那我可得尝一尝。”

姜太傅并不喜欢吃点心,他觉得点心过甜了,又太腻。

但这是孙女亲手做的,他不好拂了孙女的好意。

姜宓将食盒放在了一旁会客用的桌子上,抬手打开了食盒的盖子,将糕点从里面拿出来。

姜太傅净了净手,从食盒里拿出来一块点心,尝了一口。

他本以为这点心跟平日里买的没什么不同,然而尝了一口之后顿时有些惊讶,又吃了一口,三两口就吃完了一块点心。

“这点心不错,没那么甜,也不腻。”

姜宓笑了:“嗯,我听府中的人说祖父不喜欢吃太甜的东西,所以用蜂蜜代替了白糖。”

孙女这般用心,姜太傅笑着点了点头,又抬手拿起一块点心。

姜宓提起来一旁的茶壶倒了一杯茶,递给了姜太傅,思索着该如何跟祖父提一提去庄子上的事情。

姜太傅接过茶杯,喝了一口茶,他瞥了一眼孙女的脸色,就明白她的意思了,于是他贴心地道:“说吧。”

姜宓没料到自己的小心思被祖父看穿了,她没再犹豫,说了出来:“祖父,我听说咱们家在京郊有个庄子,您在庄子上种了不少花花草草,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姜太傅:“是真的,不过也不是什么名贵的花,我随手种的。”

姜宓:“孙女对花有些研究,以前在族里没机会见太多花,想去看看。”

前面铺垫在长公主府的事情就是为了这一句。

姜太傅:“可以啊,你想去就去,让你母亲给你安排一辆马车。”

姜宓犹豫了一下,道:“可母亲说让我多在府中学规矩,我怕是去不成。”

姜太傅终于明白孙女的意图了,笑了起来。

“原来你今日来是存着这个目的。”

姜宓大方地承认了:“祖父英明,不过孙女这些糕点的确是专门为祖父研究的,做了好些日子才做成的。”

姜太傅:“好,冲着你这些糕点祖父为你做主了,我就说我在庄子上的花草无人照顾,你对此有经验,安排你去照顾几日。”

姜宓:“多谢祖父。”

姜太傅笑了笑,继续吃起糕点。这糕点不仅味道不错,吃了之后心情也不似刚刚那么烦躁了。

姜宓望向姜太傅,正想说些什么,忽然看到了他几近半白的头发,心里蓦地一酸,眼眶也有些发烫。

这么好的祖父一年后就因病去世了。

她盯着祖父的脸看了看,虽然眉宇间有些愁绪,可是脸色还可以,完全看不出来生病的模样。

前世她来京没多久就被皇上赐婚,后来很快嫁给了盛怀隽,跟祖父接触的并不多。等后来出嫁了,侯府规矩多,她回娘家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满打满算二人见面的次数两只手都能数得过来。

虽然见面次数少,但祖父是府中唯一一个给过她温暖的人。后来祖父突然去世,她很难过。那时府中的人都说祖父早就病了,她也就没怀疑过什么。仔细想来,不管是前世还是今生,她都没听说过祖父生病一事。而且如今瞧着祖父身体不错,不该活不过一年就没了。

“祖父最近身体如何?”

姜太傅笑着说:“我身体挺好的。”

姜宓:“您若是身子不舒服一定要及时找大夫看看。”

姜太傅看向孙女:“你可是听说上个月我染了风寒?我其实没事,是你祖母担心我的身子,非得让我告假三日,在府中好好静养。事后太子让太医为我诊断过,身体没有任何问题。你祖母不放心,还又请了个郎中为我诊治了一番,郎中说我身体没问题她这才放心了。”

姜宓:“祖母也是担心您的身体。”

或许这里面另有隐情?

不知那段时间究竟发生了何事,关于祖父她只记得听府中的人说太子跟祖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差,太子越来越不信任祖父。

会和失去了太子的信任有关吗?

“祖父最近可是有什么烦恼?”

姜太傅拿着糕点的手一顿,道:“没有,你怎么会突然这么问?”

姜宓:“我瞧着您面上有些疲惫。您一定要多休息,任何事都不如身体最重要了。”

听到孙女的安慰姜太傅心里一暖,抬眸看向姜宓:“好,祖父记下了,我只是没休息好罢了,你不用担心。你以后若是有什么麻烦就直接过来跟祖父讲,不用不好意思。”

三儿媳去世了,三儿子又不喜这个女儿,想必她如今在府中的日子也不好过。

“若有什么短缺的来找我。”

姜宓眼眶微微有些湿润:“多谢祖父。您忙吧,孙女不打扰了。”

姜太傅:“天黑了,路上慢些。”

姜宓:“好。”

离开书房后,姜宓的脸色沉了下来。

连翘看到她的神色,有些担忧地问:“姑娘,老太爷可是没答应您?”

姜宓:“没有,祖父答应了,咱们明日一早就去庄子上。”

连翘:“那您脸色怎么不太好看?”

姜宓:“没什么,只是有件事没想明白,你不用担心,先去收拾东西吧。”

连翘:“是。”

晚上,姜宓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中一直想着前世关于祖父的事情。

既然祖父现在并未生病,为何府中人告诉她祖父早就病了,难不成是接下来一年生的病?这种可能太小了,不过也不是没可能。接下来她得及时关注着祖父的身体。

来源:AAA冰冰推书AA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