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乙巳之年,季春令月,时维上巳,莱芜雅鹿山庙会盛启。是日,苍穹湛蓝,纤云不染,惠风携暖,畅然而至。山川沐于暖阳,焕发生机,绿柳垂绦,袅袅娜娜,百花竞放,馥郁芬芳,漫山弥谷,美不胜收。
乙巳之年,季春令月,时维上巳,莱芜雅鹿山庙会盛启。是日,苍穹湛蓝,纤云不染,惠风携暖,畅然而至。山川沐于暖阳,焕发生机,绿柳垂绦,袅袅娜娜,百花竞放,馥郁芬芳,漫山弥谷,美不胜收。
行至山门,吾本以为已算早至,未料早有信众先吾而来。彼等或整衣敛容,或虔心祈愿,手中供品摆放整齐,神色间满是庄重。环顾四周,又见往来香客,步履匆匆,想必亦如吾般,本觉来早,却惊觉他人更早,足见庙会之盛、众人向道之心切也 。
至“洞天福地”牌坊,其势巍峨,雕龙刻凤,颇具神韵。坊下人群虽不算稠密,却也往来不断,皆面带虔诚。有提竹篮者,内装鲜润果蔬,红翠相间;持锦盒者,盛着珍馐供品,香气隐隐。背负火纸、肩挑元宝之人,亦徐徐而来,奔赴盛会。
入内登山,愈往上行,人流愈密。山路渐窄,众人摩肩接踵,难以前行。但见老叟携幼童,壮汉伴弱女,皆心怀期许,向着庙宇而去。一路上欢声笑语、祈福祝愿之声,交织相融 ,热闹非凡。
回望来路,本以为自己来时所见已是先到之人,孰料在我之后赶来的人竟数不胜数。一路上人流如织,绵延不绝,男女老幼皆怀着虔诚之心奔赴于此。目睹这般景象,方知此次庙会之盛大,真乃盛世之景。
缘坊而上,可达瑞元观。观门洞开,香客如潮涌入。先至王灵官殿,灵官赤面三目,身披金甲,手持金鞭,怒目圆睁,威风赫赫,镇守观前,令鬼魅邪祟不敢觊觎。信众入内,无不整衣敛容,焚香叩拜,祈愿阖家平安、诸事顺遂。
出王灵官殿,前行便至关帝庙。庙内关圣帝君坐像,丹凤眼,卧蚕眉,面若重枣,长髯飘飘,仪态威严。左有关平,英姿焕发;右有周仓,孔武有力,二人侍立两旁,尽显忠义之气。香客手持香烛,心怀敬畏,向帝君祈愿,或求财运亨通,或求事业顺遂,或求家庭和睦。
东侧药王殿,殿宇清幽,古木参天。殿内供奉孙思邈、华佗、扁鹊、张仲景、李时珍诸贤。孙思邈仙风道骨,华佗神情自若,扁鹊目光深邃,张仲景神色庄重,李时珍专注端详。香客们虔诚供奉,或为家人祛病消灾,或求自身康健无虞,殿内香烟袅袅,经久不散。
西殿祭祀四海龙王及莱芜李龙王。龙王们龙袍加身,头戴冕旒,或怒目而威,或慈眉而善,形态各异。殿内水汽氤氲,仿若置身龙宫。信众进献祭品,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岁安宁。
至于魁星楼,飞檐斗拱,气势恢宏。阁分两层,规制精巧。首层祭祀魁星,赤发蓝面,一脚独立鳌头,一脚后翘,右手握笔,左手持斗,神韵威严,似要点斗赐福。莘莘学子心怀憧憬,虔诚叩拜,皆渴望魁星庇佑,一朝独占鳌头,荣耀门楣。
沿阁内台阶,蜿蜒而上,便至文昌殿。殿中文曲、武曲、文昌帝君神像,神态祥和,气质高雅。文曲星手持书卷,武曲星身佩宝剑,文昌帝君端坐中央,俯瞰众生,庇佑士子,启迪文运。殿前学子云集,皆持笔墨纸砚、鲜花鲜果,祈愿文运昌盛,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出殿左旋,再沿阶而上,若登泰山十八盘,步步艰辛,而心怀期待。终至玉皇殿,殿宇巍峨壮丽,雕梁画栋。重檐斗拱,错落有致,尽显庄严神圣。门前三大香炉,香烟升腾,直冲霄汉。信众手持高香,鱼贯而入,向玉皇大帝叩拜,祈求国泰民安,福祉绵延,风调雨顺。
左侧三官殿,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三官大帝神像高大庄严,神情肃穆。香客们心怀敬畏,献上祭品,祈求天官降福、地官宽恕、水官解难,生活无忧。
右侧真武殿,信徒往来不断,火纸堆积如山,烟雾缭绕。众人皆跪地叩首,祈求平安健康,远离灾祸。
行至后山,其盛况更胜前山,沿途熙熙攘攘,人流如织,比肩继踵,络绎不绝。商贾罗列,货品种类繁多。有卖火纸、元宝、金条者,以供祭祀;亦有卖饼干、水果、零食、糖葫芦、炸串、烤鱼、板筋、烤肠诸般美食者,香气四溢,叫卖声此起彼伏。游客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或笑语盈盈,或欢声笑语。
至后山一处殿堂前,堂前灵官庙前,叩头祈愿者数不胜数,众人需绕道而行。
是日恰逢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盛宴,天界万仙齐聚,共襄盛举。此日之下,天地同辉,祥瑞盈宇,朝晖夕霞皆为吉象,从晨至昏,一日之内尽是吉辰良时 。众人皆来祈福。有阖家同至,求健康平安者,愿老者长寿无疆,少者茁壮成长;有单身男女,求天赐良缘者,盼佳偶天成,琴瑟和鸣;有老者,求寿限绵长,如松柏之常青,岁岁安康;有学子,求学业顺遂,像鲲鹏之展翅,扶摇直上;黄发者安享天伦,祈求子孙昌盛,家族兴旺发达;垂髫者天真烂漫,在人群中嬉笑穿梭,欢乐无忧无邪。
此处正殿为元君殿,内奉泰山奶奶、送子娘娘、眼光奶奶、月光奶奶诸仙。是日,于此朝拜者稍稀。然北殿之内,热闹非凡,盖因当日乃王母娘娘蟠桃之宴,且北殿主祀王母娘娘、女娲娘娘、无生老母、地堂老母、观音老母,故而信众如潮涌至。殿门之前,上香之人摩肩接踵,拥挤不堪。香炉之内香灰滚烫,燃香者不计其数。有专人司香,将香取出,以方便他人上香。旁有焚香炉,因香炉满溢,香烧至半途便被取出,于焚香炉中一同焚烧。欲入北殿之门,实为难事,众人进进出出,连绵不绝,若欲进门,需奋力挤入,如逆水行舟,步步艰难;似负重登山,举步维艰。
南殿供奉城隍爷、土地爷、山神爷、福神爷与火神爷,此处人稍少,且殿中果品,无人敢擅动。元君殿门口,火纸堆积如山。焚烧火纸之时,因风势倒吹,众人不敢过多投放,即便如此,炉火熊熊,映照天际,如赤龙翻腾,气势汹汹;似火焰冲天,光芒万丈。步入殿中,可见磕头者此起彼伏,络绎不绝。众人所求各异,有求子者,盼添丁之喜,家门兴旺发达;有求姻缘者,望佳缘天赐,白头偕老;有求平安健康者,愿身心康泰,无病无灾;有求事业顺遂者,祈宏图大展,功成名就。来者络绎不绝,往来穿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真可谓人声嘈杂震天地,热闹欢腾满山川。
其间有一俗,信众将供品恭敬置于案上,亦可行交换之事。彼此双手递接,笑意相迎,轻声交谈,皆以为此乃功德之举,能使福气流转,愿心相通,共祈生活之美满,福泽之绵延。
三月三王母娘娘蟠桃宴,此习俗传承千载,乃华夏庙会之滥觞。当日之雅鹿山,庙宇香烟袅袅,人群熙攘喧闹,实乃一方盛会,令人叹为观止,难以忘怀。
庙会者,实乃中华传统文化绵续之表征,绝非封建迷信之属。其承载着万民对美好生活之向往,蕴含着民众质朴而深沉之祈愿,切不可视之为迷信活动。相反,其为中华传统民族文化不可或缺之一部分,理应备受重视与大力提倡。
古往今来,凡心怀信仰、存有敬畏之人,行事必有所顾忌,举止必有所收敛,断不会做出乖张过分之举。然若人一旦失却信仰,无所约束,肆意妄为,无法无天,便极易放纵私欲,做出令人发指之事。此类人往往性情极端,行事既不顾自身安危,亦不恤他人死活,更罔顾社会公序良俗,对社会之危害,实难估量。故而,珍视庙会等传统习俗,守护民众精神信仰,于社会和谐稳定,意义深远。
自雅鹿山归返之际,同行诸伴皆惊愕难抑。如此庙会盛景,于吾等故乡之地,实乃罕见,众人一路回味,仍觉震撼,感慨此番经历,毕生难忘 。
吾亦感怀颇深,念此盛景,思绪万千,遂援笔作七律二十首,以诗韵记其情状,望后人亦可透过诗行,略窥当日之盛。
其一:盛会启幕
乙巳春临雅鹿山,庙门初启客如澜。
幡飘翠岭迎祥日,鼓震青霄破晓寒。
鲜果盈篮呈敬意,香烛照影诉平安。
欢声笑语人潮涌,共赴仙乡盛会欢。
其二:山门印象
巍峨坊下意虔诚,翠柳摇风送暖晴。
未见仙踪心已慕,先闻梵语韵含情。
八方信众携祈愿,一路繁花伴旅程。
初入山门神气爽,遥瞻圣境梦魂萦。
其三:瑞元观瞻礼
瑞元观内瑞光呈,灵官怒目守仙庭。
赤颜威慑邪魔惧,金锏挥扬浩气生。
信众躬身求庇佑,香烟袅袅绕梁轻。
声声祝祷传心愿,福泽绵延岁月宁。
其四:关帝庙祈愿
丹凤眼含忠义光,长髯飘拂韵悠长。
青龙偃月威千古,赤胆忠心护一方。
商贾祈财添顺遂,凡人求福保安祥。
香烟缭绕关帝庙,敬拜英魂意未央。
其五:药王殿寄情
古木参天掩药堂,仙贤列坐韵流芳。
华佗妙术传佳话,思邈仁心济世长。
艾草熏香祛病痛,灵丹济世佑安康。
虔诚叩拜求恩泽,岁岁无忧体健康。
其六:龙王殿祈雨
龙宫宝殿雾云蒸,四海龙王威自生。
蟒袍金冠凝浩气,朱眸炯目蕴雷霆。
信徒祈愿甘霖降,香烛腾烟厚意呈。
但愿风调兼雨顺,年年五谷满仓盈。
其七:魁星阁寄志
飞檐斗拱魁星阁,赤面蓝发意气卓。
笔点鳌头开胜景,斗量星象启新程。
莘莘学子心潮涌,耿耿星河瑞彩呈。
今日虔诚来叩拜,他年折桂踏歌行。
其八:文昌殿祈学
文昌殿宇韵悠扬,墨宝飘香绽瑞光。
文曲持经添智慧,帝君抚卷赐才章。
砚中香墨凝希望,笔下宏图展志长。
祈愿学途皆顺遂,功名得就步朝堂。
其九:玉皇殿敬神
宝殿巍峨耸碧霄,玉皇端坐显尊骄。
金龙盘柱祥云绕,玉盏焚香瑞气飘。
信众虔诚求盛世,香烟袅袅颂唐尧。
风调雨顺民安乐,福满人间岁月韶。
其十:三官殿祈福
天官赐福福泽绵,地官赦罪罪愆蠲。
水官解厄厄难散,百姓祈祥祥运连。
供品琳琅呈敬意,香烟缥缈绕神前。
三官庇佑千家顺,岁岁平安乐永年。
其十一:真武殿祈安
真武殿前香火稠,信徒叩首意虔求。
披发仗剑威灵显,镇厄消灾浩气流。
火纸堆堆燃旧岁,青烟缕缕解新愁。
但求康健无灾祸,顺遂平安度九秋。
其十二:后山盛景
后山热闹意无穷,叫卖声声入碧空。
美食飘香招远客,珍玩夺目映霓虹。
孩童嬉戏欢颜驻,老叟闲谈逸趣融。
庙会繁荣添盛景,欢歌笑语乐其中。
其十三:蟠桃盛会
三月初三瑞彩呈,蟠桃盛会聚仙卿。
王母高坐瑶池上,仙女轻歌玉殿鸣。
仙果盈盘呈圣宴,祥光满殿映蓬瀛。
凡人亦慕仙家乐,祈愿福泽岁月宁。
其十四:元君殿静思
元君殿内静幽幽,仙像庄严眼底收。
送子观音添喜庆,眼光圣母解烦忧。
虽言香客人流少,却见诚心敬意留。
默祷诸般皆顺意,福如东海永长流。
其十五:北殿盛况
北殿熙熙攘攘忙,仙班罗列绽祥光。
王母慈颜迎信众,女娲圣德佑家邦。
香客如潮祈愿切,香烟似雾绕梁长。
蟠桃佳宴同欢庆,福运齐天岁月昌。
其十六:南殿肃然
南殿之中神肃然,城隍土地守山川。
福神赐福千家喜,火神护宅万户安。
果品陈坛心意敬,香烟袅袅圣恩传。
虽无喧闹人潮涌,却有虔诚世代绵。
其十七:火纸映天
元君殿外火纸燃,烈烈熊熊映碧天。
似有赤龙腾浩宇,如将瑞彩洒山川。
青烟直上通三界,祈愿纷飞达九玄。
愿化灰飞灾厄散,迎来福祉满人间。
其十八:殿内祈愿
殿中叩首意拳拳,男女老少祈愿连。
求子之人期喜讯,觅缘者盼共婵娟。
安康顺遂心头愿,富贵荣华梦里牵。
袅袅香烟传敬意,声声祝祷盼周全。
其十九:供品寄情
供品琳琅案上呈,诚心互递意纵横。
桃梨献瑞祈家旺,糕饼呈祥祝岁宁。
交换之间情愈厚,往来之际福同生。
此般习俗添佳话,庙会之中暖意盈。
其二十:文化传承
千载传承庙会彰,雅鹿盛景韵悠长。
香烟袅袅传民俗,笑语声声颂古章。
传统弘扬添自信,精神延续绽光芒。
今朝盛会情难忘,文化瑰宝万代芳。
来源:伏未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