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时有很多人对朱元璋的这种行为提出质疑,他们都觉得朱元璋不该这样滥杀大臣,纵使这些功臣有罪,也不至于一上来就要人命。
朱元璋喜欢杀官员,尤其喜欢杀那些有功的官员,越厉害的官员,他越是要杀。
当时有很多人对朱元璋的这种行为提出质疑,他们都觉得朱元璋不该这样滥杀大臣,纵使这些功臣有罪,也不至于一上来就要人命。
不过,当时的朱元璋已经杀红了眼,就连这些劝谏之人他也没放过……
众所周知,朱元璋家里有两个哥哥两个姐姐。
他的大姐是家里最大的孩子,但是她早早出嫁,出嫁后就跟家里断了联系,不知道后来怎么样了。
他的大哥是家里的顶梁柱,而且已经娶了媳妇,有了孩子,可惜他本人跟着父母一起死在了天灾中。
朱元璋的二哥是跟他玩得最好的一个,他们的父母死后,为了继续活下去,朱元璋不得不与二哥分开,各寻生路,可惜他二哥貌似没有活下来。
朱元璋的二姐名叫朱佛女,是最照顾朱元璋的姐姐,如果她能活到朱元璋称帝,估计朱元璋得把她像亲妈一样供着。
朱元璋小时候,家里非常穷,家里的粮食不多,如果所有人都放开肚子吃的话,他们家早晚会揭不开锅的。
而且全家就只有大哥一个壮劳力,因此家里的好东西都是先紧着给大哥吃,最后才是朱元璋这个小家伙。
但是朱元璋当时正处于长身体的阶段,吃完饭不到半个时辰就饿了……
就算朱元璋喊饿,家里也没有多余的东西给他吃了,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朱元璋便会偷偷前往临淮东乡的二姐家里,找二姐要点东西吃。
朱元璋的二姐夫名为李贞,他们家算是富农,虽然也是靠种地为生,但是家里有足够的余粮,不至于饿着。
朱元璋来找吃的这件事,李贞也是知道的,但是他并没有阻拦,甚至还经常让朱元璋往家里带一些。
李贞对朱元璋的好,被朱元璋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后来朱元璋称帝之后,以千倍万倍回报给了他。
虽说李贞家里有些余粮,但是大灾之年,他很难做到独善其身。
元朝朝廷的不作为,导致灾情迟迟得不到控制,饿着肚子的村民已经失去了理智,只要有粮食的地方,他们都不会放过。
李贞和老婆孩子正在睡觉,突然听到门外乱糟糟的,而且还有人砸门,李贞十分害怕,于是便带着家人躲了起来。
不一会儿,大门被砸开了,人们涌进了他们家的院子,搬走了屋子里所有能吃的东西。
等第二天他们出来的时候,自家的院子已经被糟蹋得不成样子。
李贞十分伤心,但是他还没有失去理智,他们现在得赶紧逃离这个地方。
不久之后,李贞带着老婆孩子加入了一个逃荒的队伍,他们准备前往更安定一些的地区。
但是朱佛女却因为近日来的长途奔波,生了很严重的病。
公元1352年,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去世,年仅三十六岁。
朱佛女去世之后,只剩下李贞带着儿子李文忠继续在乱世中求生……
公元1854年的十一月,朱元璋已经完成了军队的构建,他已经有了一支完全属于自己的部队,汤和、徐达等人也已经陆续加入他的军队中。
通过仔细观察,朱元璋发现濠州城的一些起义军,已经缩在城里半年没有出去了,所以朱元璋断定,现在正是出击的好机会。
于是他率领自己的几万军队,南下滁州,势必要拿下滁阳。
在南下的途中,朱元璋还收获了李善长这位关键人物,这就如同刘邦获得了萧何一般。
朱元璋他们在滁州闹得动静很大,而李贞和刘文忠又是当时消息最为灵通的“流浪乞丐”,于是他们便想着去投奔朱元璋。
由于当时已经是年底,天气十分寒冷,李贞和李文忠身上只有单薄的衣服,他们只能靠着身上的破布来御寒。
但是这几块破布又能挡住多少寒风呢?
为了能见到朱元璋,李贞父子在一个月中几次濒死,但之后他们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最终他们成功找到了朱元璋。
朱元璋见到他们二人十分激动,当即就给他们准备暖和的衣服,而且朱元璋让他们和自己同吃同住,他对待这个外甥李文忠,就像对待自己的亲儿子一样。
当时的李文忠才十六岁,朱元璋就让他跟在自己身边学习打仗,李文忠二十岁那年,朱元璋直接让他掌管一个州。
在之后的战斗中,李文忠表现出色,成为了军中有名的将领,没几个人不认识他的。
后来在征讨北元的过程中,李文忠又跟着常遇春进攻上都,成功吓走了元顺帝。
在凯旋途中,常遇春伤病复发,离开了人世,作为副将的李文忠,接过了常遇春肩上的担子……
北方的战事在暂告一段落后,朱元璋给李文忠安排了一个职位,让他过上了清闲日子。
但是李文忠不是能闲得住的人,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上朝,但是他上朝时总要给朱元璋找点不痛快。
前两次朱元璋都没说什么,最后一次他急眼了。
李文忠第一次进谏,是因为发生了“使者被杀”事件。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一直在关注国际局势,他很想与周边国家建立友好关系,但是有的国家却是不知好歹。
自从当年被唐朝打服之后,日本已经老实了几百年,一直没敢跟中原发生冲突。
但是这一次,他们不仅杀害了朱元璋派去的使者,还十分嚣张,气得朱元璋当即就准备打到日本本土去。
但是当时国内的局势尚不安定,若是出兵外国,可能会引发大乱,于是李文忠进谏拦住了暴怒的朱元璋。
第二次进谏,李文忠劝朱元璋在做决定时要自己动脑,不要太过依赖宦官。
朱元璋看完之后没说什么,但是心里很生气。
胡惟庸案发生后,朱元璋开始大肆杀害功臣,只要与胡惟庸有一点,都难逃一死,数万人因此丧命。
李文忠看着这些老朋友去世,心里十分着急,于是他就此事写了一份劝谏朱元璋的奏章,在第二天上朝时递了上去。
朱元璋看到这份奏章后十分生气,他觉得李文忠管得有点宽了,居然连自己处决叛逆都要管。他下令将李文忠也关进大牢,择日处刑。
听说李文忠被朱元璋关进了大牢后,马皇后坐不住了,李文忠虽然不是她这边的亲戚,但是他也听朱元璋说过他二姐家的事。
为了避免朱元璋做错事,马皇后换上了一身破衣烂衫,两眼垂泪,等朱元璋回来后看到她这个样子,急忙过来关心她。
马皇后提醒朱元璋,你们一家几十口人都已经没得差不多了,李文忠是为数不多能跟你攀上亲戚的人。
当年他们穿着这样的衣服来投奔你,这说明他们相信你,难道这份亲情不值得你饶他一命吗?马皇后的这番话点醒了朱元璋,他又下令将李文忠放了出来。
公元1378年11月1日,七十六岁的李贞离开了人世。
在此之前,朱元璋专门把他接到皇宫来照顾,并且给他送去了很多东西,朱元璋还时不时地去看望一下他。
《明太祖实录》记载,李贞下葬的那天,朱元璋在西城楼远远地望着出殡的队伍,哭得像个孩子一样……
来源:兜兜历史迷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