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看到我们人类对"爱国"这件事的态度,一定会感到莫大的困惑。为什么他们要求所有同类都必须了解并熟悉一场特定的仪式?为什么一个意大利老头去世能比保卫国家的老兵得到更多关注?"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外星人来到地球,看到我们人类对"爱国"这件事的态度,一定会感到莫大的困惑。为什么他们要求所有同类都必须了解并熟悉一场特定的仪式?为什么一个意大利老头去世能比保卫国家的老兵得到更多关注?"
最近,我听说有一位设计师因为不知道九三阅兵是什么而被老板责备,甚至可能被炒鱿鱼。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中学时代的物理题:一个人不知道重力加速度是多少,他是否有权利继续生活在地球上?按照逻辑学的排列组合,这里面有四种可能:
一是设计师确实不知道九三阅兵。有人不知道牛顿第二定律,有人不知道莫扎特的生卒年份,也有人不知道九三阅兵。
二是设计师假装不知道九三阅兵。在一个所有人都热烈讨论某事的环境中,总有人想要表现得与众不同。就像高中时代总有男生在全班都沉迷足球时高调宣布自己只看NBA一样。
三是设计师知道九三阅兵,但因为某些原因故意说不知道。这种情况就复杂了。或许他有其他想法,或许他只是想看看老板的反应。
四是这个故事纯属虚构,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焦虑制造机"。因为没有比"某人不爱国"更能让一群人团结起来的话题了。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我最感兴趣的不是设计师,而是那位老板。一个设计师的工作是做设计,而不是必须了解所有的国家大事。如果一个外科医生不知道九三阅兵,他还能不能继续做手术??如果我们把"知道九三阅兵"作为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衡量标准,那么我们是不是也该要求所有中国人都背诵完整版的《资治通鉴》?
还有一个热点是有人说"女兵是摆设"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这个问题上,我想说的是,如果你真的相信女兵是摆设,那么你恐怕对现代战争有很大的误解。
现代战争早已不是单纯比拼体力的时代了。二十一世纪的战场上,一个能熟练操作无人机的女兵,可能比十个肌肉发达但科技知识有限的男兵更有价值。战争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需要情报分析、通信、后勤、医疗、心理战等各种专业人才,而不仅仅是能扛枪打仗的士兵。
那些认为女兵是"摆设"的人,往往是把自己对女性的偏见投射到了军事领域。他们可能觉得女性在体力上不如男性,所以在战场上就没用。但这种想法在信息化战争时代简直可笑。就像认为数学家因为不会搬砖所以在建筑行业是"摆设"一样荒谬。
实际上,在我国军队中,女兵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多个专业技术领域,女性的细致、耐心和多任务处理能力往往比男性更有优势。尤其在需要长时间精确操作的岗位上,女兵的表现常常令人惊艳。
至于明星们对阿玛尼去世的反应比对抗战老兵离世更热烈这件事,我认为这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经济问题。
明星与奢侈品牌之间有商业合作关系,与抗战老兵则没有。他们之所以对阿玛尼的离世反应强烈,是因为这关系到他们的"饭碗"和"人脉"。这就像我们普通人对自己公司老板的去世可能比对某个陌生老人的去世反应更强烈一样,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人类社会关系的自然反映。
当然,从道德角度看,抗战老兵为国家做出的牺牲远比一个时装设计师重要。但现实世界中,人们的情感表达往往与其实际利益相关,而非纯粹的道德判断。这不是为明星们辩护,只是在陈述一个社会现实。
以上三个事件,被说成了"问题",实则是"假问题"。
真正的爱国,应该是理性的、建设性的。它不是通过贬低他人来彰显自己的优越感,而是通过实际行动为国家做贡献。一个默默无闻但坚守岗位的工人、农民、教师,可能比那些整天高喊爱国口号的人更值得尊敬。
我认为,九三阅兵这样的重大事件,确实值得每个中国人关注。
但爱国不是一种表演,而是一种责任和担当。它不需要时刻挂在嘴边,但应该铭记在心里,落实在行动上。
作为一名中国人,我认为我们应该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指责和批判。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只要不伤害国家和他人,而非强求一致。
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言。如果你认为我说得不对,那也很正常。毕竟,在这个星球上,除了1+1=2这样的数学真理外,几乎所有问题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信息来源:本文观点为作者原创,相关事件信息主要基于国防部网站"九三阅兵将实现多个首次"(2025年8月20日)及网络公开讨论。军事阅兵相关信息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站2025年9月3日发布的"九三胜利日阅兵分列式各梯(方)队亮点速览"以及国务院新闻办2025年6月24日举行的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总体安排的新闻发布会内容。】
来源:爱笑橘子2h4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