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一代智己 LS6 自 2025 年 8 月 15 日开启预售以来,凭借 “超级增程” 与 “灵蜥数字底盘” 两大核心技术,迅速引爆市场。预售 30 分钟订单破万,两周小订超 4.8 万辆,截至成都车展订单量持续攀升,成为中高端增程 SUV 市场的颠覆性力量。
新一代智己 LS6 自 2025 年 8 月 15 日开启预售以来,凭借 “超级增程” 与 “灵蜥数字底盘” 两大核心技术,迅速引爆市场。预售 30 分钟订单破万,两周小订超 4.8 万辆,截至成都车展订单量持续攀升,成为中高端增程 SUV 市场的颠覆性力量。其技术突破不仅重新定义了增程车型的能效标准,更通过智能协同实现了驾驶体验的全面跃升,印证了 “自己爱开,全家好坐” 的产品定位。
智己 LS6 搭载的 “恒星超级增程” 系统,是上汽与宁德时代联合研发的里程碑式成果,核心突破在于 66 度大电池包与高效增程器的协同。这一技术路径彻底打破了传统增程车型 “纯电续航短、增程启动频繁” 的局限。
新车在 CLTC 工况下实现 450km 纯电续航,远超行业普遍 200-300km 水平。这一数据背后,是宁德时代高能量密度电池包的深度集成 ——66 度超大容量电池不仅支持城市通勤一周纯电出行,更通过智能温控系统确保低温环境下续航稳定性。
实测显示,在 - 20℃极端环境下,电池能量保持率仍超 95%,超快充起步功率达 170kW,彻底解决北方用户冬季续航焦虑。用户日常通勤可完全依赖纯电模式,大幅降低使用成本,实现 “用电如用电车” 的经济性,每公里成本仅需 5 分钱。
当电池电量不足时,增程器自动介入,通过 “化学能→动能→电能” 的高效转化路径驱动车辆。配合 66 度大电池的冗余设计,综合续航里程达 1500km,彻底消除用户对长途补能的焦虑。实测数据显示,该车在满油满电状态下可轻松实现从上海到成都的跨省出行,中途无需补能。
其增程系统亏电油耗仅为 5.32L / 百公里,较主流中大型增程 SUV 降低 23%,且支持 92 号燃油,大幅降低用户使用成本。
增程器与智能驾驶系统的深度协同是技术亮点。IM AD 智驾系统通过高精度环境感知,实时预判高能耗场景(如高速巡航、爬坡或急加速需求),提前向增程器发送指令,优化发电功率输出。例如,在导航识别到长距离上坡路段时,增程器会提前启动并维持高效转速区间,避免电池电量骤降导致的性能衰减。这种 “预判式能源调度” 使增程器始终工作在最佳热效率区间,降低燃油消耗达 15% 以上。
800V 超快充平台支持 15 分钟补能 310 公里,相当于同级主流增程 SUV 的 263%,彻底解决补能效率痛点。
与行业标杆比亚迪相比,智己 LS6 的充电技术呈现出不同的技术路径。在公共快充桩场景中,比亚迪凭借双枪超充技术实现电流翻倍至 500A,以腾势 N7 为例,其双枪充电功率可达 230kW,15 分钟可补充 350km 续航,但该技术依赖相邻桩位的 availability,在充电桩密集的场所才能发挥优势。
而智己 LS6 的 800V 平台虽峰值功率略低,但通过智能功率自适应算法,在电网负载波动时仍能维持 90% 以上的稳定输出,第三方实测显示其在多辆车共用充电桩时功率波动幅度比比亚迪小 40%,更适合充电桩分布零散的三四线城市或高速服务区。
在超充站场景下,比亚迪 2025 年推出的 “兆瓦闪充” 技术展现极致性能,汉 L 车型实测 5 分钟可充电 407km,峰值功率突破 1002kW,但需依赖专用闪充站支持,目前全国仅规划建设 4000 座。智己 LS6 虽 15 分钟 310km 的补能速度稍慢,但 800V 架构兼容全国 85% 以上的第三方超充网络,在没有专用超充站的区域反而更具实用性。从 20%-80% 的常用充电区间看,两车耗时差距缩小至 3 分钟以内,智己的线性充电曲线优势明显,避免了比亚迪在高电量阶段的功率骤降问题。
低温环境中,比亚迪的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表现突出,在 - 30℃极寒条件下充电时间可缩短 30%。智己 LS6 则通过智能温控系统实现 - 20℃环境下 95% 的能量保持率,虽极端低温表现略逊,但在 - 10℃至 0℃的常见寒冷环境中,两者充电效率差距小于 5%,且智己的电池预热时间更短,适合北方日常冬季使用。
在家用充电场景,智己 LS6 的 66 度电池配合家用充电桩,每晚 8 小时慢充即可满电,满足一周通勤需求;而比亚迪纯电车型因电池容量更大(部分车型超 100 度),在相同家用桩条件下需更长充电时间,但增程版本差距不大。值得注意的是,智己的增程属性使其对家用桩的依赖度更低,用户可灵活选择燃油补能,这在充电基础设施不完善的地区是重要优势。
电池性能与温度的强关联性,使得充电效率成为冬季用车的核心痛点。智己 LS6 与比亚迪车型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表现,呈现出两种技术路线的差异化取舍。
在常温环境(25℃) 下,智己 LS6 的 800V 双碳化硅平台展现出稳定高效的充电能力,30%-80% SOC 充电仅需 12 分钟,峰值功率可达 268kW,且在整个充电过程中功率衰减平缓,确保持续高效补能。比亚迪腾势 N7 凭借双枪超充技术,15 分钟可补充 350km 续航,峰值功率达 230kW,但该技术依赖相邻桩位的协同工作,在单枪充电时功率会降至 120kW 左右,补能效率明显下降。第三方实测显示,在公共充电桩同时接入多辆车时,智己 LS6 的充电功率波动幅度比比亚迪小 40%,更能保证充电效率的稳定性。2024 年夏测数据显示,智己 L6(同平台技术)在 30%-80% 区间平均充电功率达 210.86kW,而腾势 N7 双枪模式下为 125.31kW,差距显著。
低温环境(-10℃),比亚迪的全场景智能脉冲自加热技术开始发挥作用。以汉 EV 为例,未预热时充电功率仅 30kW,30%-80% SOC 需 1.2 小时;经过 15 分钟预热后,功率提升至 55kW,充电时间缩短至 0.65 小时,但预热过程会消耗 5%-8% 的电量。这种 “先耗能再提效” 的策略在极端低温下效果显著,但日常使用中增加了用户的时间成本和电量损耗。
智己 LS6 则依靠热泵空调与高压 PTC 辅助加热系统,在 - 10℃环境下无需提前预热,30%-80% SOC 充电时间约 28 分钟,充电起始功率可达 140kW 以上。其秘密在于电池智能温控系统能在充电初期快速将电芯温度提升至 20℃最佳工作区间,且能耗损失控制在 3% 以内。北京用户实测显示,相同低温条件下,智己 LS6 从插上充电枪到达到满功率的响应时间比比亚迪汉 EV 快 3 倍。
在极寒条件(-20℃),比亚迪腾势 N7 的自加热技术优势进一步显现,电池加热速率较传统方案提升 230%,低 SOC 状态下满充时间缩短 28%,相比未搭载该技术的车型节省 70 分钟以上。但其双枪超充技术在极寒环境下对专用充电桩的依赖度更高,普通第三方桩无法发挥全部性能。
智己 LS6 则凭借 800V 高压平台和 4C 高倍率电芯,在 - 20℃环境下仍能保持 170kW 的起始充电功率,30%-80% SOC 充电仅需 25 分钟,电池能量保持率超 95%。实测显示,在 - 20℃至 - 15℃区间,智己 LS6 的充电效率比比亚迪高 8%-12%,尤其在第三方普通充电桩上,其升压充电功率可达 140kW,远超行业平均的 80-100kW 水平。
从技术原理看,比亚迪采用 “主动加热优先” 策略,通过脉冲电流让电池模块内部互充产热,如同为电池配备 “电暖器”,在 - 30℃极寒下仍能工作但能耗较高;智己则采用 “温控 + 高压” 协同方案,依托 875V 高电压平台降低电流负荷,配合热泵系统回收电机余热,像给电池裹上 “保温毯”,在 - 10℃以上环境更具综合优势。
北方用户实测反馈显示,在 - 15℃日常通勤场景中,智己 LS6 的实际充电效率比比亚迪汉 EV 高 15%,且无需提前规划预热时间,使用更便捷。
这种技术差异形成了鲜明的场景适配性:比亚迪的脉冲自加热技术更适合东北极寒地区用户,但需接受预热能耗和专用桩依赖;智己的集成式热管理系统在华北、西北等 - 20℃以上区域更具实用性,平衡了效率与便捷性。
正如行业测试数据所显示的,在 - 10℃至 0℃的最常见寒冷区间,两车充电速度差距小于 5%,但智己的综合能耗成本更低。
智己 LS6 搭载的 “灵蜥数字底盘 2.0” 通过多系统协同,将能效优化融入全场景驾驶,成为同级少有的 “超级后驱” 技术载体。
底盘系统与驱动电机协同实现 “毫秒级扭矩响应”。在冰雪路面或低附着力场景,系统精准分配四轮动力,减少轮胎滑动损耗;自动泊车场景下增程器暂停,确保静谧精准。同时,通过 “超级后驱” 技术,后电机承担主要驱动任务,前电机仅在急加速时介入,减少传动损耗,提升能效比。灵蜥底盘在第三方麋鹿测试中成绩高达 90km+/h,封冠 “新麋鹿之王”,展现极致操控性能。
新一代线控制动系统支持无感动能回收,通过精准调节制动力与电制动比例,实现减速过程能量回收效率最大化。在拥堵路况下,动能回收可贡献 15%-20% 的续航补充,进一步降低综合能耗。用户反馈显示,该系统在保证回收效率的同时,完全消除了传统电车 “拖拽感” 的不适体验。
智己 LS6 的增程器与智能驾驶系统通过 “感知 - 决策 - 执行” 全链路协同,将能源消耗与驾驶需求动态匹配,形成行业领先的智能能源管理范式。
增程器启停时机与 NVH 控制深度绑定。在低速拥堵场景,增程器保持静默状态,完全依赖电池驱动;高速巡航时则通过主动降噪技术抵消发动机噪音,座舱噪音控制在 38 分贝以内,达到图书馆级静谧水平。这种 “无感介入” 设计,彻底解决了传统增程车型 “增程器突兀启动” 的痛点。
车内配备航空级座椅、11L 双开门冰箱及 21 扬声器音响系统,打造头等舱级舒适体验。
智己 LS6 的成功印证了 “单一产品重塑品牌认知” 的行业趋势,其技术突破正推动中高端增程市场进入新阶段。
新车以 “超级大五座智能 SUV” 定位切入 20-30 万元市场,通过 “断代技术” 打破增程车型 “续航短、能效低” 的刻板印象。其核心优势在于:
新一代智己 LS6 以 “超级增程” 解决续航痛点,以 “灵蜥底盘” 重构能效标准,以 “智能协同” 实现全场景优化,成为中高端增程市场的技术标杆。其 4.8 万订单的爆款效应,不仅验证了用户对 “长续航低使用成本” 的核心诉求,更宣告增程市场正式进入 “技术普惠” 新纪元。
在充电技术的赛道上,智己 LS6 与比亚迪呈现出两种清晰的技术哲学:比亚迪以兆瓦闪充和双枪技术追求极致峰值速度,如同为补能效率打造的 “短跑健将”,适合充电网络完善的城市用户;而智己 LS6 则以 800V 平台和智能温控构建全场景稳定性,更像适应复杂路况的 “全能选手”,尤其契合北方多场景用车需求。两种路线的竞争,最终让用户获得了更贴合实际需求的技术普惠。
正如智己汽车在成都车展所强调:“我们不是造一辆车,而是重新定义一种出行方式 —— 让纯电的静谧与燃油的自由,从此不再妥协”。在这场新能源技术革命中,真正的赢家永远是懂得选择最适合自己场景的消费者。#新一代智己LS6全国试驾开启#
来源:语言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