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级微型插入式机顶盒,能拯救有线电视吗?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31 15:00 1

摘要:2025年2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中宣部等9部门召开“双治理”工作总结部署会议,提出加快新型三模通用遥控器和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千万级规模部署,年内完成1130万台批量部署总体目标。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新一代的机顶盒部署计划能否为长期被动的有线电视产业带来转

2025年2月25日,国家广电总局联合中宣部等9部门召开“双治理”工作总结部署会议,提出加快新型三模通用遥控器和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千万级规模部署,年内完成1130万台批量部署总体目标。这一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新一代的机顶盒部署计划能否为长期被动的有线电视产业带来转机?本文将深入探讨。

文中带下划线的文字和图片可点击链接进入关联文章,了解更多内容。

1.机顶盒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

广电总局研发的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属于连接宽带网络的IPTV机顶盒范畴。这种机顶盒过去以电信运营商市场为主导,而有线电视运营商使用规模较小。

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IPTV用户群,用户总量已高达4亿。这主要源于IPTV相较于有线电视更具性价比的定价策略。

而有线电视的政府定价难以适应市场价格竞争,形成了IPTV对有线电视的“抢劫”。

目前,这4亿台IPTV机顶盒平均使用寿命约为8年,每年需报废更新的数量就在5000万台左右。

三大电信运营商平均每年的机顶盒采购规模约为4800万台。加上旧盒子的翻新招标和少量由有线电视运营商部署的IPTV机顶盒,整体市场的年度稳定需求超过5000万。照此数据来看,广电总局计划部署的1130万台新型插入式微型机顶盒,仅占年度市场需求的23%。从市场容量来看,要实现1130万台的部署并非难事。

在通信产业已经是红海的条件下,运营商每年超5000万的机顶盒采购,再加上设备捆绑和人工服务费用,的确是经营者的沉重负担,也是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看电视贵的主要诱因。

有线电视就是被机顶盒压垮的。

所以,插入式微型机顶盒是治标,发展一体化电视机才是治本。

2.商业模式的巨大差异

然而,尽管同样属于IPTV设备,插入式微型机顶盒对电信和有线电视的意义有着本质区别。

对电信运营商而言,IPTV是宽带业务的附加价值。宽带业务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下,不断提升服务水准与性价比,既有创新驱动,也有网络效应,企业可以获得利润,有能力承担IPTV部署所需成本。IPTV机顶盒的投放成本实际上被视作宽带业务的营销成本。

反观我国国内的有线电视产业,因为过去长期依赖政府定价,价格机制无法有效驱动技术创新,而且错过了向电信运营商转型的窗口期,现阶段有线电视明显缺乏竞争优势,难以负担传统低成本机顶盒,更无力承担更贵的IPTV机顶盒及设备更新,市场被电信运营商的IPTV取代成为必然。

我国有线电视产业需要更强有力的政府引导和大力度的市场化改革,才能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3.做好独立的全光广播网

通过前面分析不难发现,这次部署的插入式微型机顶盒的主要场景可能仍面向三大电信运营商的IPTV用户,而非有线电视网络。据悉,中国广电分批计划部署250万台,预计将会集中于经济实力较强的发达地区。

正如我们之前《只有三网融合2.0,才能拯救有线电视!》一文中详细解释的那样,由于历史原因与自身条件制约,我国有线电视产业无法转型成为具有竞争力的宽带运营商,现阶段唯有选择推进全光纤广播网的建设道路。这才符合有线电视产业本身的职能定位,从而实现聚焦主责主业,守正创新。

有线电视用户未来使用的无论是电视一体机还是机顶盒,核心技术路线应坚持“全光纤广播网+DVBC2+下载CA”的技术升级组合,保留完整、独立的广播网。这不仅能有效提高广播传输的带宽,还能明显降低成本。

问题在于,有线电视如何借助这一明确技术路径,实现快速突围和发展?本号将持续为您推送有料的深度文章。

来源:泰信传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