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开始歌曲创作,先后为宣传家乡怀化创作了《九月,我们去怀化》《黔阳旧梦》《嗨,芷江》《风筝飞呀飞》《逆行,前行》 《走吧,我们去怀化》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搭建一座与历史深情对望的桥梁一一
全玺霖创作的《英雄百岁》主题曲在央视军事频道播出
文/图 陈甘乐
全玺霖在英国约克大学音乐学院留影。
【人物简介]
全玺霖,1998年出生于洪江市,音乐制作人,英国约克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制作硕士,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会员。现在上海从事音乐创作工作。
2016年开始歌曲创作,先后为宣传家乡怀化创作了《九月,我们去怀化》《黔阳旧梦》《嗨,芷江》《风筝飞呀飞》《逆行,前行》 《走吧,我们去怀化》等脍炙人口的歌曲。
英雄百岁,精神不朽。8月15日至9月3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军事节目中心隆重推出“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特别节目《英雄百岁》。由怀化籍青年曲作家、英国约克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制作硕士,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作曲与作曲理论学会会员全玺霖作曲、青年新锐词作家许诺作词、深空少年合唱团演唱的《英雄百岁》主题曲《亲爱的同龄人》,连同20位百岁抗战老英雄一天一集播出的同期声,在祖国大地久久回荡……
“80年前的今天,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4年浴血奋战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中华民族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央视军事频道开栏语开头部分写道。
央视纪录片《英雄百岁》片头。
“《英雄百岁》是一部跨越世纪的史诗,20位百岁抗战老英雄用缓缓却坚定的声音,回溯那段血与火铸就的岁月,从卢沟桥的枪声到密林中的伏击,从家书里的诀别到战友最后的微笑,英雄前辈们讲述被历史尘封的细节里,在民族危亡中挺身而出的灵魂,在我们这一代青春的热血中沸腾……”全玺霖接受采访时说。
央视纪录片《英雄百岁》字幕。
“今年5月,我受邀参与《英雄百岁》节目主题曲《亲爱的同龄人》这首作品创作的见面会。当时导演组给我看了歌词和要求后,我第一反应就觉得这首歌要表达的核心理念是“搭建一座与历史深情对望的桥梁。”全玺霖谈起创作《英雄百岁》主题曲的第一体会。
“应该说,主题曲《亲爱的同龄人》是一首主题鲜明、二段曲式结构的歌曲。在旋律的叙事性上,我没有选择过于恢弘或悲壮的曲调,而是采用了一种真挚、富于歌唱性的旋律线条。主歌部分,我运用舒缓的叙事性节奏,仿佛一位年轻人在静静地倾听一位百岁英雄讲述往事。副歌的旋律则变得庄严、厚重且充满力量,音区升高,节奏拉宽,象征着英雄精神的升华和我们发自内心的敬仰之情。设计这种旋律线条是为了让不同年龄段的听众都能找到情感入口,既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又能被其中涌动的情感所打动。”全玺霖谈起主题曲创作的第二体会。
“其次是和声与配器的色彩融合。在和声上,没有用过于复杂的现代技法,而是以大小调体系的自然和声为基础,确保听觉上的亲和力。在配器上,我以交响乐队为基底,保证历史的庄严感。在此基础上,特别加入了圆号、小号等铜管乐器,象征英雄的勇气与光辉。”全玺霖谈起主题曲创作的第三体会。
“最后是人声的处理与定位。我选择用少年童声合唱的音色来演绎,本身就是一种“同龄人”的视角。它象征着纯洁的希望与未来的回响,仿佛新时代向历史庄严承诺:“我们听见了,我们记住了。”
“作为创作者,我坚信真正的纪念不仅是回顾,更是精神的接续。这首作品试图用旋律的温度融化年代的隔膜,让两代“同龄人”在音乐的和鸣中心灵相照。这首作品既是后辈对英雄的崇高敬礼,亦是历史在当代艺术中的熠熠生辉。唯有让英雄故事在时代乐章中焕发新生,才是对历史最好的致敬与传承。”全玺霖谈起主题曲创作的第四体会。
“歌曲播出后,我收到的反馈和产生的感想,第一可以概括为“欣慰”二字。最让我欣慰的是许多年轻朋友告诉我,这首歌让他们“听懂了”那段历史,或者说,他们第一次觉得英雄的故事离自己如此之近。这种跨越年龄的理解与共情,是对我创作最大的肯定。它证明了我所追求的“时代语言”是有效的,音乐真正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谈到创作《英雄百岁》主题曲《亲爱的同龄人》在央视军事频道播出后的感想,全玺霖深有感触。
“歌曲播出后,我收到的反馈和产生的感想,也让我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我们这一代人是幸福的,没有亲历过战火,但我们绝不能因此忘却。我们的责任,就是用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充当历史的“翻译者”和精神的“传递者”。抗战胜利80周年,当年的战士如今已是百岁老人,见证者正在老去,而记忆需要永存。我的工作,就是将这些即将走入历史的真实故事,转化为不会随着时间消逝的音乐符号,让英雄主义和人性的光辉,以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在每一代年轻人心中生生不息。播出后的热烈反响,让我更加坚信,主旋律创作同样可以充满艺术感染力和时代吸引力,这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时代使命。”谈到创作《英雄百岁》主题曲《亲爱的同龄人》在央视军事频道播出后的感想,全玺霖觉得更多的责任与担当。
2023乐11月,全玺霖与怀化芷江籍著名作曲家黄囯群在北京“一粒种子改变世界”音乐会现场合影。
关于《英雄百岁》最大的看点话题。全玺霖认为,《英雄百岁》最大的看点,在于它完成了一次“平视”的致敬和“青春”的共鸣。因为传统的英雄赞歌往往是仰视的、史诗性的,而这次尝试的是一种“平视”的视角。节目关注的不是符号化的英雄,而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英雄前辈,年轻时也有迷茫、有恐惧、有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但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出了非凡的选择。《亲爱的同龄人》这首歌的核心,就是把“他们”和“我们”联系起来——如果我们生于那个年代,我们是否会做出同样的选择?这种视角拉近了历史与当下的距离,让英雄前辈变得可感、可学、可敬。
2023年9月,全玺霖(右)随同怀化沅陵籍著名词作家张名河(中)在会同高椅采凤。
全玺霖说,其次,《英雄百岁》引发了深刻的“青春共鸣”。80年前,是一群年轻人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家国;80年后,是一群年轻人用镜头、音乐和真诚的创作去解读和传承他们的精神。节目和歌曲共同凸显了一个核心命题:青春或许有不同的容颜,但爱国、担当、勇敢追求光明的内核从未改变。今天的年轻人,在面对自己的“战场”(比如科技攻关、文化建设、保家卫国)时,同样需要那份赤子之心和奉献精神。所以,最大的看点就是这种跨越80年的青春对话。让我们看到,英雄从未走远,精神永远年轻。它激励新时代的年轻人去思考:我们该如何书写属于自己的、无愧于前辈的青春篇章,更重要的不仅是回顾历史,而是照亮前路。
来源:怀化新闻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