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的两种不良习惯,常人无法忍受,唐玄宗却还非常喜欢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9-07 04:34 2

摘要:杨贵妃,这名字一出现,几乎谁都不会陌生吧?有一点谁都得承认,她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能闹新闻”的女人之一。唐玄宗把儿媳妇变成自己的贵妃,光看这一段,已经够让后世的人惊掉下巴。可她偏偏还有两种让旁人头大却让唐玄宗爱死的不良习惯,这事怎说都带了点不可理喻。

杨贵妃,这名字一出现,几乎谁都不会陌生吧?有一点谁都得承认,她确实是中国历史上最“能闹新闻”的女人之一。唐玄宗把儿媳妇变成自己的贵妃,光看这一段,已经够让后世的人惊掉下巴。可她偏偏还有两种让旁人头大却让唐玄宗爱死的不良习惯,这事怎说都带了点不可理喻。

历史书上总把杨贵妃吹得完美无缺,什么肌肤胜雪、才艺满身,说得像是天仙,无暇。可真有这么顺么?她的生活其实远不如诗意。很多人的兴趣不是在她能唱会跳,而是更关心她那些不为人知的“缺点”。别说古人,就今天看,睡觉打鼾加腋臭,这也是大难题吧?当年宫里背后吐槽她的人肯定不少,宫女太监忍不住捂鼻子也大有人在,谁能忍受狐臭味裹着龙涎香?可唐玄宗不一样,他就是喜欢!

偏偏有些事,还真就是历史的奇葩。杨贵妃本来不是唐玄宗的人,而是他亲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堂堂皇帝却起了念头要夺自家儿媳,谁不摇头?可唐玄宗有的是办法。打着“修佛养性”幌子,把杨贵妃送到尼姑庵“消灾”,又假装给李瑁另寻新妃。折腾一圈,妥妥地把杨贵妃转正给自己。外人只记得这段荒唐情事,却很少细想,这中间的尴尬、忌讳,当事人到底咋想的?

明说这些好像有点“八卦”,可事实比传说还荒唐。唐玄宗身为一国之君,身边女人数不胜数,他偏就喜欢这个,甚至把杨贵妃写进了正史里,还不避嫌地写她“体态丰盈”。不是说别的嫔妃不美,而是这种美,有一种要命的“特别”。她的美丽里有艺,有肉感,也有她自己的不拘小节。偏偏她自己似乎也毫不在意,饮食起居照旧,宫廷规矩束缚不了她爱吃荔枝、洗香薰浴这些小习惯。

打鼾,当初唐玄宗第一次听见,直接惊了一下。君王本还是爱面子的,这么一听差点没翻脸。可再后来他居然觉得,夜里睡听着杨贵妃的鼾声,有种“踏实”的滋味。他当皇帝得位不正,权力斗争里闹得心神不宁,身体再好也难一夜好眠。杨贵妃鼾声大,宫里人都背后议论,但唯独唐玄宗最放心。有人说他是在鼾声里找到安全感,这是不是理由,谁也说不准。然而转念一想,要是没有鼾声,他可能反倒睡不着了。

杨贵妃有狐臭,这在“香气文化”极重的唐朝,是大忌。坊间闲话满天飞——有人写她“香汗微微透碧纨”,也有人嫌她闻久了头晕。可偏偏,杨贵妃是泡浴狂魔。坊间传说,她每天必须两次浸香浴,浴池中三十六种花草,连皇家药典都用上。她用香薰遮味,但是洗不掉的那股气,像是和这些香味混出一种专属于她的“杨贵妃体香”。外人嫌呛,唐玄宗雅好,甚至有人说这是他觉得杨贵妃“与众不同”的味道。

你说唐玄宗喜欢她,有一万人不信。她的香气和鼾声,严格讲都算“缺点”,放谁身上怕是都得被嫌弃。但就是这些毛病,让两个活人在鸾帐之间多了几分烟火气。皇帝再怎么高高在上,也渴望一点慰藉和安全。杨贵妃的不完美,没让唐玄宗生厌,反而成了信号,仿佛告诉他:你不是在和一幅仕女图相处,而是和一个真实的人生活。呼噜声夜半响起的时候,大殿外的风声反而轻了。

这种古怪的安慰和依赖感,大概也只有唐玄宗能懂。皇权夹缝里,嫔妃千人归顺,宫宴珠光琉璃,唯独这一点不合格,反倒成了他内心的稀罕事。甚至有人传,说杨贵妃不睡觉打鼾那一晚,唐玄宗都会心神不宁。真假咱也不清楚,不过谁敢保证这些情绪上的癖好里没有点真?要说唐玄宗就是喜欢“与众不同”,也不尽然——毕竟他后来对其他妃子没这待遇。

这些记载难不成只是后人胡编?两千多年前流传下来的“梅妃和杨贵妃争宠”,说梅妃举止端庄,学识渊博,却毫无杨贵妃那份自在洒脱。唐玄宗却偏偏热爱后一种类型,历史舞台上,从来只记得主角,不记配角。不一样的杨贵妃,成了唐玄宗遗失的安全岛,也成了大唐盛世“异见”的存在。

有人认为,这种“爱”挺浪漫,其实糟糕到极点。唐玄宗沉迷于杨贵妃美艳才情,最后在安史之乱时,却狠心让高力士将她缢死马嵬坡下,为的是军心;皇帝的情感可以被政治随时抛弃。爱与不爱全凭一个念头,所谓忠贞,存在但也不可靠。可有时仍觉得,如果说鼾声真能让一代帝王心安,想来也很讽刺。

倒过来看,杨贵妃的个人习惯能成为入选史书的“事件”,同样说明古代宫廷生活远不如传说中高雅,一屋子的香粉、媚色和各种小毛病,宫女、太监羡慕与嫉妒全裹在一起。众目睽睽下的妃子,不只是个活人,更是一种符号。杨贵妃不是仙女,具体到细节上,她和现代人一样,充满小瑕疵、小情绪。

对于杨贵妃到底美不美,正常标准在大唐其实也两说。有人觉得她是“飞燕体”,苗条弱柳,有人却喜欢“丰腴”,唐人大审美容得下这份多样性。光是这一点,她就和大部分历史女性不一样,美得张扬,又不肯收敛。宫中人敬她、怕她、嘲她、模仿她,也许种在心上的种子,是“做自己”三个字。她压根儿管不了别人的看法。

再说一点,如果杨贵妃真的那么“狐臭熏人”,会有那么多诗人、画家争相颂咏她吗?还是说,这种“体味”其实是一种夸张,有宫廷夸大,有后世添油加醋?想来难分真伪。但常人的怀疑没能击垮杨贵妃,反倒给她添了几分传奇气。什么缺点到了她这,似乎都能摇身一变成特色,真是奇怪。

不过唐玄宗一边纵容她的不良习惯,一边也曾对她冷淡。史书里零星有记,下朝而回忽然不见杨贵妃踪影,殿堂空落。盛宠之下,不能长久。若说打呼噜和狐臭就能保一生宠爱,倒也未必。人与人复杂的时候,皇帝的心思更难猜。偶尔宠溺,偶尔厌倦,有时喜欢的正是不完美,有时却连点瑕疵都接纳不了。

这段荒诞的感情关系,在当时的长安绝不是秘密,贵族们背后谈论,有的学着杨贵妃冲锋陷阵,有的偷偷唉声叹气。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盛世一夜崩塌。马嵬坡前,杨贵妃成了天下万苦的替罪羊,唐玄宗也不再是那个可以宠她无限的皇帝了,世界变了味。

历史没给所有打鼾、狐臭的女人一碗水端平,但唐玄宗和杨贵妃打破了常规,用一种让人看不懂的方式验证了“独特”竟然有时可以成为出路。这也是一种无意间的逆袭吧,不是因为完美反而被放大,而是因为不完美反倒被铭记。反过来看,这两个人其实都挺任性的。

绕到这里,这个奇谈就得停一停了。谁都说不清楚,是杨贵妃的“缺点”成就了她,还是唐玄宗“奇怪的审美”成了大唐最著名的风景。历史里总有一堆人和事被夸大、被掩饰,可杨贵妃这样真实、特殊的存在,倒让人觉得大唐的天空没那么阴沉,哪怕真有点刺鼻,也还是生动。

其实谁都别太当真,没准这些你以为不合常理的地方,才让一段传世的爱情故事永远跳脱于寻常之上。

来源:向阳花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