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广袤田野间,农事的鼓点再度密集敲响。在这个满蕴希望的季节,春耕备耕工作如同一幅徐徐铺展的宏大画卷拉开帷幕。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田间地头,已然摇身一变,成为信息化技术大显身手的前沿阵地,为传统春耕注入了全新活力,掀起一场精彩纷呈的智慧农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广袤田野间,农事的鼓点再度密集敲响。在这个满蕴希望的季节,春耕备耕工作如同一幅徐徐铺展的宏大画卷拉开帷幕。然而,今时不同往日,如今的田间地头,已然摇身一变,成为信息化技术大显身手的前沿阵地,为传统春耕注入了全新活力,掀起一场精彩纷呈的智慧农业变革。
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的政治责任。吉林要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统筹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要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近年来,信息化技术正以雷霆万钧之势,全方位、深层次地融入春耕生产的每一个环节,为农业生产插上了科技的腾飞之翼。作为吉林省数字农业农村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吉林移动以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为依托,聚焦吉林省春耕生产需求,通过数字化手段解决传统农业痛点,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秸秆焚烧监控 助力春耕备耕
秸秆焚烧曾是困扰吉林蛟河新站镇的环境难题。过去靠人力巡逻,效率低、漏洞多,村民与干部常为此“打游击”。吉林移动携手当地政府,研发了一套“天地人”立体化监控系统——卫星遥感监测高空火点+地面视频系统实时抓拍+网格员手机接收预警信息迅速处置。这套系统有效提升焚烧火点的发现率,为乡村筑起了一道“蓝天防护网”。“过去人追烟跑累断腿,现在‘天眼’站岗不眨眼,火星子刚探头就给摁住咧!”村民老李对“天地人”监控系统的工作效率赞不绝口。空气质量改善后,村里的蓝天白云成了常态。吉林移动用科技破解治理难题,不仅守护了绿水青山,更让“生态经济”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5G技术进田间 数字赋能丰收年
随着5G技术的广泛应用,吉林移动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以数字化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现代化,为四平梨树小塔子村打造全方位、智能化的“数字乡村”示范工程。如今,小塔子村的春耕生产也搭上了5G快车,农民们只需动动手指,便能轻松完成农田管理,真正实现“5G下农田,春耕在指尖”,技术与生产高效结合。“数字乡村”示范工程通过建设“数字村”平台,整合了专线网络、企业宽带、智能摄像头、云广播系统、无人机巡检及智慧大屏等核心设施,构建起覆盖全村的数字化管理网络,打造了春耕“新装备”科技“新农具”。以高速稳定的专线网络和企业宽带为村务管理、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网络保障,确保春耕期间的各项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和处理。以智能摄像头和无人机联动实现对重点区域的安防监测和农田巡查,帮助农民精准掌握作物生长情况。以云广播系统实时传递政策信息、天气预警、农业技术指导等,确保农民及时获取最新的春耕信息,科学安排农事活动,提高春耕效率。以智慧大屏为统一指挥调度窗口,村委会可实时监控全村春耕进度,协调各方资源,确保春耕工作有序进行。农民们也可通过大屏了解全村生产情况,学习先进农业技术,提升自身种植水平。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不仅为村民生活提质、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数智动能,也为春耕生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数字春耕加速度 科技惠农稳粮路
吉林移动在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的指导下,利用5G、AI、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全力打造数字村大数据平台。走进吉林省数字农业产业园,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大数据在该省农业农村领域的应用成果。以玉米大数据模型产品为例,该产品进行示范应用之后,在玉米全产业链9大环节、10个生产阶段,形成了35个生产节点的数据维度、传输频次、模型算法等全套标准,探索出了“农机、农艺、农数”相结合的数字化应用模式,不仅能够满足专家进行精准指导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到了实际操作主体的具体要求,实现了设施设备互联互通的智能应用与服务。
数启丰年,智绘画卷,吉林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在科技的笔触下,呈现得更加波澜壮阔、灿烂辉煌。吉林移动将通过“技术+场景+服务”三位一体,全力打造东北智慧农业新标杆,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数智力量,推动兴业、强省、富民一体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欣欣向荣。
来源:二三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