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爱国之志,赏影中之情——华南师大桃李成蹊队开展第七日教学活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9-06 21:25 1

摘要:为了将爱国教育、家乡建设与个人实践融合,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观,8月12日,桃李成蹊队开展了爱国教育课、观影感悟课、书籍共读课和“行走的思政课”等一系列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意识和共情能力。

育爱国之志,赏影中之情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桃李成蹊队第七日教学活动

2025年8月12日

为了将爱国教育、家乡建设与个人实践融合,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观,8月12日,桃李成蹊队开展了爱国教育课、观影感悟课、书籍共读课和“行走的思政课”等一系列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家国意识和共情能力。

在9:40的爱国教育课中,吴小静老师从乡与国、路与程、人与魂和爱国行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她先播放《非凡十年·肇庆》视频,带领学生们速览“十年肇庆”,感受家乡飞速的发展。吴小静老师采用“国家成长大闯关”的游戏模式讲解国家历程,帮助学生们直观地了解国家发展历史。吴小静老师设置了“英雄挑战赛”游戏,学生们用“时代人物技能卡”来“帮助”国家、城市、乡村和班级建设发展,学生们在游戏中认识时代英雄人物,感受时代人物精神。最后,每位学生制作自己的“爱国行动卡”,写下自己力所能及的爱国行为,在实践中表达自己的爱国责任感,将爱国精神转化为日常行动。

图1:吴小静老师正在引入课题

在10:50的观影感悟课程中,陈品馨老师以情感教育为主线,讲解《寻梦环游记》这一具有情感张力的动画电影,帮助提升学生的同理心和情感表达能力。陈品馨老师先简单介绍了影片的三个重要角色,再让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影片内角色情感与选择的变化,探究音乐与遗忘的关联,思考在影片中的情况下如何让家人记住自己。学生们在讨论中与影片共鸣,在共鸣中学会处理家庭期许与梦想的冲突。

图2:陈品馨老师正在介绍电影人物

15:00至16:30是学生们的书籍共阅时间,学生们在吴小静老师的引导下,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小王子》。吴小静老师先简单介绍了书籍作者和书中重要的角色,再让学生们以角色扮演的形式分工朗读书本内容。学生们在沉浸式扮演中体会小王子和玫瑰复杂的情感,并且回答每章节的相关问题。学生们在阅读与吴小静老师的讲解中认识到爱与被爱的意义,感受成长中经历孤独和不被理解的意义。

图3:吴小静老师讲解书本内容

17:00,桃李成蹊实践队队员带领全体学生开展了“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队员们分别带领各组学生前往杏花十二座、文化站、蔼然书室、杏花镇革命烈士纪念碑进行实地学习。

杏花十二座是清代乾隆年间伍氏家族所建的合院式建筑,承载着“厚德载福、和气致祥”的家风家训,学生们在参观中体会家族团结与诚信的力量,领悟优良品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文化站内,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宣讲墙与全面从严治党大讲堂相映成趣,学生们通过学习领悟规则与责任的意义,看着封开县十大时代楷模的事迹,悄然立下向榜样看齐的决心。蔼然书室里,伍氏私塾的耕读气息与莫宣卿状元“德孝忠勤”的故事交织,17岁中状元的励志故事与“耕读传家”的祖训相呼应,学生们在此感受乡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与文化传承意识。在杏花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前,队员们讲述革命烈士为家国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事迹,学生们在聆听英雄事迹时眼含敬意,深刻感悟到革命英烈不怕牺牲、爱国奉献的精神。

此次“行走的思政课”系列活动打破了传统课堂的界限,不仅让学生们在实地探访中触摸历史,感悟文化,汲取精神力量,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自觉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种子。

图4:徐雪老师向学生们讲解杏花十二座的历史

今日的爱国教育课厚植家国情怀,观影感悟课动人心扉,书籍共读课感受爱与责任,“行走的思政课”触摸红色历史。队员们在教学中提升了与学生们沟通交流的能力,增进了团队感情,相信今日的课程会在学生们的心中种下爱国与共情的种子,让今日星火点燃长远心灯。


来稿单位: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桃李成蹊队

撰稿人:卢冰倩、冯芷湾

审稿人:余沛颖

来源:华南师大成蹊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