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元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工作。各地资源禀赋、基础条件等不同,抓产业转型升级要从实际出发,遵循经济规律,突出自身特色。云南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做强做优做大资源型产业,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元阳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元阳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受鼓舞,纷纷表示将坚定不移抓机遇、强链条、促升级,铸牢高质量发展产业根基,齐心协力壮大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培育新兴增长动能,努力书写元阳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新篇章。
前方科技(元阳)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元阳县生物科技领域的领军企业,以“还原土壤、大地回归”为使命,立足生态资源优势,构建了“科技赋能+民族团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公司通过建立“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优先聘用少数民族员工,推动技术、资金、人才向乡村流动。其打造的“元阳山地绿色循环农业”样板,实现了养殖场粪污零排放、土壤改良周期缩短60%的显著成效,并带动了全县“各族群众共学技术、共享成果、共谋发展”的新格局,为边疆民族地区探索出“生物科技驱动产业升级、民族团结促进共同富裕”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目前,元阳县正在整县推进畜禽粪污全资源化利用,采用“微生物+腐植酸+N”的土壤改良技术体系,对梯田和荒废香蕉地进行有效改良,加速了土壤改良进程。
“仅需两三个月的改良,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就有明显提高。在助农惠农方面,元阳建立了‘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引入市场机制,促进三产、二产、一产的产业融合,形成了人才和资金资本向乡村流动的良好氛围。下一步,元阳将践行新质生产力,打造山地绿色循环农业的生态发展新模式。”研发中心首席专家秦火保介绍。
元阳县农科局立足资源禀赋,创新实践,构建了“三产融合”发展格局,并提出了“三产业经济带”布局规划。2024年,元阳粮食播种面积达53.09万亩,总产量17.22万吨,果蔬药茶畜等特色产业规模产量实现双提升,现代设施渔业规模全省领先。依托龙头企业,元阳建成了屠宰场、示范园、中试基地等重点项目,推动了农业产业链式发展。同时,创新推广中介引企招小商的模式,与20余家电商平台合作,孵化出160余家网店,实现了农文旅商的深度融合,为边疆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创新样本。
元阳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副局长徐国卫表示:“作为一名基层三农工作者,我将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工作始终,立足县域资源禀赋,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十个一’产业链布局,积极引培经营主体,加快推动农业产业实现转型升级,进一步盘活乡村资源,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做好乡村旅居文章,助力群众增收,让一产更稳,二产更强,三产更优,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贡献农业农村部门的力量。”
近年来,元阳县立足资源禀赋、强化科技创新、完善利益联结机制,依托生态与民族文化双重优势,以科技创新和机制创新为双轮驱动,在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元阳聚焦“绿色+特色”转型主线,构建了多层次、可持续的现代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副县长卢顺翔表示:“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重要指示精神后,我倍感鼓舞、深受启发。下一步,我们将以元阳产业园区成功申报成为省级产业园区为契机,招引20余家优质企业入驻园区,逐步形成以发展农特产品加工、生物资源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产业为主导,以新兴产业、商贸物流产业为辅助的综合性产业园区。同时,我们也在大力推进三产融合发展,以中介引企招小商模式吸引德煕纺织厂、大唐袜业联盟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近就地就业,更好地解决‘一老一小’问题,为元阳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来源:元阳哈尼梯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