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护苗 │ 科技人文共融,铺就“数智”少年成长路——互联护苗2025主题研学活动纪实
七月底至八月初的京城,暑气蒸腾却挡不住少年们的探索热情。由北京市网信办主办的“互联护苗2025”之“数智少年先锋行 打卡京城新坐标”主题研学活动如期举行,带领孩子们循着科技与人文交织的轨迹,先后走进小米工厂、猿力科技、北京科学中心、北大红楼、美团总部、理想汽车
七月底至八月初的京城,暑气蒸腾却挡不住少年们的探索热情。由北京市网信办主办的“互联护苗2025”之“数智少年先锋行 打卡京城新坐标”主题研学活动如期举行,带领孩子们循着科技与人文交织的轨迹,先后走进小米工厂、猿力科技、北京科学中心、北大红楼、美团总部、理想汽车
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以14年血战、超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换来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北大红楼日志》由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联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日志采用365组图文展现“北大红楼历史上的今天”,全面反映北大红楼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孕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八月的北京,蝉鸣声中涌动着孩子们的求知热情。8月8日,2025北京博物馆季研学月启动仪式在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彝伦堂举办。研学月以“博物馆研学 开启求知新旅程”为主题,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活动将贯穿整个8月。“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研学活动,切
1921年8月11日,根据中共一大决议,我们党在上海建立了公开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宣言》称,该部“是一个要把各个劳动组合都联合起来的总机关。他的事业是要发达劳动组合,向劳动者宣传组合之必要,要联合或改组已成的劳动团体,
1921年8月,中国共产党北京地方委员会成立,地委机关设于沙滩北京大学红楼,李大钊任书记,直属中共中央领导。这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在北京设置的第一个地方组织,主要任务是发展北京党团组织、开展学生运动和工人运动。下设东、西、南3个委员会,分别领导各自附近的支部。
1923年8月,直隶省安平县台城村(今属河北省)党支部诞生,由李大钊亲自指导建立,直属中共北京区委领导,支部书记弓仲韬由李大钊发展入党。台城村党支部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党支部。
由中央编译出版社主办的“新青年丛书”新书首发式日前在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举办。该书的出版,填补了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是对建党时期珍贵文献的一次系统性抢救整理。
今年暑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将开展红色研学活动,通过开设北大红楼精品党史课程、推出追寻大钊先生北京足迹City Walk路线,引导大中小学生更多地走进北大红楼等革命旧址。
1918年6月,北京大学文科本科47名学生毕业,国文门学生与教师进行了合影,朱希祖、钱玄同、蔡元培、陈独秀、黄侃等“新”“旧”两派人物均参加了合影。自就任北京大学校长后,蔡元培就一直主张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宗旨,同时延揽“新”“旧”两派人物主持文科。
《北大红楼日志》由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联合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共同策划出版,日志采用365组图文展现“北大红楼历史上的今天”,全面反映北大红楼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孕育过程中的重要地位。
1921年6月,经李大钊等人努力营救,何孟雄被保释。此前,何孟雄作为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代表,携带《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致国际少年共产党大会书》参加国际少年共产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在赴俄途中于满洲里被捕。
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北京市中小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2025年6月10日,密云区高岭学校八年级开展一次意义深远的“七个一”活动实践——走进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北大红楼),开启了一场跨越百年的青春对话。
1919年6月12日,在上海商界宣布罢市后,上海学生联合会致书慰问工商界,表示“救国之业学生可以鼓吹,而实行之责实在我商工界同胞”。
1919年6月11日晚,陈独秀在北京新世界游艺场散发《北京市民宣言》时,遭京师警察厅逮捕。陈独秀被捕后,全国各界爱国人士纷纷发电、致函北洋政府有关方面,要求将他释放。
1919年6月10日,北洋政府在民众压力下不得不罢免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的职务。这是五四运动取得的一个重大胜利。此后,在全国的舆论压力下,中国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919年6月9日,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该宣言发出“惟有直接行动,以图根本之改造”的号召,为民众运动指明了新的斗争目标。
1919年6月8日,陈独秀发表《研究室与监狱》一文,指出“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
1919年,陈独秀在他主编的《新青年》杂志第6卷第1号上,写下了著名的《本志罪案之答辩书》,提出了著名的“赛先生”和“德先生”,并说“我们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从而举起了科学与民主的大旗。
1919年6月7日,慑于全国群众爱国浪潮,北洋政府被迫释放所有被捕学生。次日,被捕学生各回所在学校。学生在返校途中高喊“北京大学万岁!”等口号,夹道围观的市民亦应声而呼,以表达对学生的支持和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