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5”日本投降日,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15 08:09 2

摘要: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以14年血战、超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换来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阿基点评:8月15日——日本投降日,中华民族浴血重生的历史坐标!

80年前的今天(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停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以14年血战、超3500万军民伤亡的代价,换来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当铭记历史,更应发奋图强,振兴中华!

①抗战烽火:从山河破碎到胜利曙光

1.战役打响:血肉长城阻敌寇

七七事变(1937.7.7):日军炮轰卢沟桥,全民族抗战爆发。

淞沪会战(1937.8.13-11.12):70万中国军队死守上海3个月,粉碎日军“三个月亡华”妄想。罗店战役被称为“血肉磨坊”,整营官兵殉国成常态。

台儿庄大捷(1938.4):歼敌1万余人,抗战以来正面战场首次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1940.8):八路军40万兵力破袭华北交通线,毙伤俘日伪军4万余人,振奋全国。

2.日军暴行:暗夜里的至暗时刻

经济掠夺:汪伪政权滥发纸币致粮价疯涨1919倍,百姓手中货币变废纸(1945年米价较1940年暴涨48万倍)。

三光政策:日军扫荡区“烧光、杀光、抢光”,冀中平原百姓被迫转入地道战求生。

南京浩劫:幸存者伍正禧目睹爷爷被刺刀捅死、兄长遭屠杀,13岁少年一生背负血泪记忆。

3.胜利之路:自力更生+全民血战

大生产运动:八路军359旅开垦南泥湾,“陕北好江南”实现粮食自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撑起根据地脊梁。

国际反攻节点:

1945.8.6/9:美军原子弹轰炸广岛、长崎;

1945.8.9:苏联出兵东北歼灭关东军;

1945.8.15:日本宣布投降。

②80年前vs今日:从“剩下一小篮”到“眼里有光”

百姓生活对比:

1940年代民谣:“种种一大畈,收收一小担,捐走一大箩,剩下一小篮”——日伪强征“生产捐”,农民食不果腹,田地荒芜。

2025年现实:00后少年杨自若带1800名青少年走中轴线申遗;王雨晨在北大红楼讲解1324小时成“活历史书”——少年用热爱传承文明火种。

③何以铭记?历史是民族的“基因库”

1.不记历史,必重蹈覆辙

日本《终战诏书》至今未提“投降”“侵略”,右翼势力仍篡改教科书。若忘南京大屠杀、忘“三光”暴行,则和平无根!

2.自强是唯一出路

80年前:我们用土法造枪、悬崖凿渠(漳南大渠)、手纺棉布——没有工具,就用命去拼。

今日挑战:芯片封锁、科技围堵——历史反复证明:核心技术在握,方有尊严!

3.对Z世代的话:你们是历史的“火种”

“红楼的砖会老,但里面的故事,得有人一直讲下去。”——王雨晨(15岁,北大红楼讲解员)

勿将安逸当必然:今日Wi-Fi奶茶、电竞手游的背后,是3500万血肉之躯铺就的路。

少年当扛千斤担:

如盛李豪(19岁奥运双金):专注力是赛场最硬核武器;

如杨自若(中轴线申遗代言):让世界听到中国少年的声音。

从血泪到星辰,吾辈在途中

当92岁的伍正禧老人仍在等待侵略者的道歉,当00后用奥运金牌和志愿讲解重新定义中国面孔——历史从未远去,它在你我每一次对真相的追问、对尊严的捍卫、对文明的传递中生生不息。

这盛世,如先烈所愿:稻穗丰盈,少年有志,星河璀璨。而我辈使命,是让这光永不熄灭!

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

来源:新生代作手阿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