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獻學會向筆會引介功德林文獻遺產冀深入了解澳門歷史助文學創作
澳門文獻信息學會於五月十七日上午十時在功德林寺院舉辦“澳門功德林文獻遺產的世界意義”專題講座,理事長楊開荊主講,秘書長陳美動、監事林金霞陪同參觀。澳門筆會會長湯梅笑、理事長廖子馨、監事長譚任傑,以及該會理事、會員,聯同文獻學者、美術工作者三十多人應邀出席。
澳門文獻信息學會於五月十七日上午十時在功德林寺院舉辦“澳門功德林文獻遺產的世界意義”專題講座,理事長楊開荊主講,秘書長陳美動、監事林金霞陪同參觀。澳門筆會會長湯梅笑、理事長廖子馨、監事長譚任傑,以及該會理事、會員,聯同文獻學者、美術工作者三十多人應邀出席。
碾庄的夜很安静,刘镇湘坐在掩体边,手里握着那份空投的密令,他想不通黄百韬为什么说要撤,他也没打算撤,七兵团要死,就死在碾庄。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当中有一位毕业于黄埔一期的将领,如果说出他的名字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比较陌生...不过此人曾经是教导总队的副队长,可谓是黄埔系的嫡系将领。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老资历”与杜聿明、黄维等人的资历不相上下,却在抗战后期并没有太多的建树...1949年他跟
1948年,随着国民党军在战场上连连败退,有两名国民党军将领被俘,一位是在山东济南的王耀武,另外一位是在淮海战场上的杨伯涛...这两人说起来颇有“渊源”,因为在抗战期间的1945年湘西会战当中,王耀武作为第四方面军的司令也曾是杨伯涛的上级。
1924年的珠江潮水拍打着黄埔岛,300名青年踏着《国民革命歌》的旋律走进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在第一堂课上写下“革命”二字时,陈赓正与蒋先云、贺衷寒挤在课桌前誊抄《新青年》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