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

舆情 | 脉动饮料立体广告引争议,创意出圈不应越公共空间边界

近日,达能旗下饮料品牌“脉动”在广东、北京、浙江等多地公交站台投放的3D立体户外广告引发广泛争议。该广告以巨型脉动饮料瓶身造型呈现,瓶身高度超过1.5米,凸出部分超过30厘米,因其严重挤占公共空间、影响市民等车休息,甚至存在安全隐患,遭到网友吐槽。众多网友表示

饮料 广告 舆情 脉动 公共空间 2025-06-28 10:55  2

脉动广告引争议,公共空间岂能容广告“任性膨胀”?

近日,达能旗下饮料品牌脉动在全国多地公交站台投放的3D立体户外广告引发争议。该广告以巨型脉动饮料瓶身造型呈现,瓶身高度超过1.5米,凸出部分超过30厘米,因挤占公共空间、影响市民休息和存在安全隐患,遭到网友吐槽。对此,达能官方客服表示,已收到相关反馈,会将此事

广告 脉动 达能 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岂能 2025-06-26 22:11  2

“脉动”立体广告惹争议,创意与公共空间的边界在哪里?

6月下旬,一则本应引人注目的品牌营销案例意外在网络引发热议——达能旗下饮料品牌脉动在全国多个城市的公交站台投放了一批3D立体广告装置。这些以巨型脉动饮料瓶为主体的立体装置,色彩鲜亮,形象醒目,试图通过“跳出屏幕”的视觉体验打造沉浸式品牌传播场景。

创意 广告 脉动 广告创意 公共空间 2025-06-25 16:27  2

脉动3D立体户外广告被吐槽挤占公共空间,达能回应

近日,达能旗下饮料品牌脉动在全国多地公交站台投放的3D立体户外广告引发争议。该广告以巨型脉动饮料瓶身造型呈现,瓶身高度超过1.5米,凸出部分超过30厘米,因挤占公共空间、影响市民休息和存在安全隐患,遭到网友吐槽。对此,达能官方客服表示,已收到相关反馈,会将此事

广告 脉动 户外广告 达能 公共空间 2025-06-25 13:06  2

女生能被触碰的地方:身体自主权与人性温度的边界

清晨的地铁里,一位女生侧身避开拥挤的人潮,却仍感受到身后陌生人的手肘无意擦过肩膀;职场会议上,女同事正专注汇报工作,上司却“自然地”拍了拍她的后背以示鼓励;社交场合中,朋友热情地搂住她的腰肢,却在玩笑中越过了让人不适的界限。这些场景或许曾在你我的生活中闪现,看

人性 女生 规训 性骚扰 公共空间 2025-06-08 08:40  5

理论研究 | 儿童友好视角下的公共空间更新动力合成初探——以北京市人大附小校园周边公共空间改造提升项目为例

公共空间更新是存量发展阶段城市更新的重要内容之一。儿童友好环境营造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建设提质、体现城市包容性、满足人民城市生活美好需求的关键。在城市公共空间为儿童提供安全、富有活力的城市环境,是建设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抓手。受制于现实条件,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从

北京市 校园 人大 公共空间 人大附小 2025-06-01 08:03  5

从“脚踩桌板”事件看音乐疗愈如何化解公共空间情绪冲突

在高铁准备享用午餐时,前排乘客将长满褐色疙瘩的双脚放在了你的小桌板上。这个场景在微博上引发了2.2万条讨论,揭示了公共空间治理的新挑战。视觉污染造成的集体心理不适,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加严重。9月4日,在一列高铁上,布满足疣的脚底与餐桌接触,引起了网友们的“恶心”

情绪 音乐 疗愈 公共空间 肖邦夜曲 2025-05-28 17:46  5

从高铁上的“小话痨”说起(社会杂谈)

前不久,笔者在乘坐高铁时遇到了这样一桩事:一名两岁孩童一路兴奋地说个不停,音量正常,并未大声喧哗或哭闹,却被周围乘客要求保持安静。这让人不禁想起去年网传的一个视频:飞机上一名一岁女童因哭闹被陌生人拉到卫生间“教育”,直到停止哭泣才被带出。

社会 高铁 孩童 话痨 公共空间 2025-05-26 08:05  5

“出摊!”南海这波暖到“心巴”了🤗

今年以来,通过创新治理模式、融入文化元素、推动多方协同,南海将多个公共空间打造为经济活力、文化表达与社区互动的综合平台,不仅提升了城市美学品质,还激活了夜间经济,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为城市公共空间管理运营提供了“南海柔性治理模式”。

南海 儒林 公共空间 九江镇 朱九江 2025-05-24 12:13  3

城市神经末梢的智慧进化:三思智能灯杆重构公共空间

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浪潮中,传统路灯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功能蜕变。三思智能灯杆作为城市物联网的重要节点,将照明、监控、环境监测、信息发布等多项功能集于一体。这种高度集成化的设计不仅优化了城市空间利用率,其模块化结构更为后续功能扩展预留了可能性。在部分先行城市的实践

智能 神经末梢 公共空间 智能灯杆 灯杆 2025-05-22 16:47  5

逼真与惊吓仅一线之隔:春熙路3D蛇广告引发的公共空间伦理思考

成都春熙路商圈近日因一条巨型3D仿生蛇广告陷入舆论漩涡。这条蓝色蛇类影像凭借精细的鳞片反光、肌肉蠕动及"扑咬"动作成为打卡热点,却也因触发恐蛇人群的应激反应被批"视觉恐怖"。这场争议本质是科技表现力与公共包容性的碰撞,值得从多维度探讨。

广告 公共空间 春熙路 春熙路3d 公共空间伦理 2025-05-20 00:09  5

公共空间广告创新要防止人文缺位

近日,成都春熙路一则3D巨蛇广告引发广泛关注。其逼真的巨蛇吐舌画面虽带来强烈视觉冲击,却也让不少市民感到不适,甚至触发部分人群的恐蛇症。这一事件警示我们,公共空间广告创新不能只追求眼球经济,必须将“人”放在首位。

创新 人文 广告 缺位 公共空间 2025-05-21 19:1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