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两优6118品种简介:高产型优势香稻,抗倒性好,米质优
邦两优6118是广西兆和种业选育的优质香稻品种,2021年桂审、2022年中下游国审,2021-2023年连续三年荣获“广西好稻米”十大品种金奖,荣获首届中国——东盟优质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产量、米质、抗倒都非常优秀,易种易管,机插、直播、抛秧等均适合,
邦两优6118是广西兆和种业选育的优质香稻品种,2021年桂审、2022年中下游国审,2021-2023年连续三年荣获“广西好稻米”十大品种金奖,荣获首届中国——东盟优质籼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金奖,产量、米质、抗倒都非常优秀,易种易管,机插、直播、抛秧等均适合,
8月19日,出伏的日子悄然来临,这意味着长达数十天的三伏天正式画上句号。在民间,流传着“就怕出伏下雨天”的说法,这句看似简单的俗语背后,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含义和老祖宗们长期积累的生活经验,它不仅关乎天气变化,更与农业生产、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早去早市,看到卖菜的李大爷蹲在摊位前叹气,说今年8月19日出伏,偏偏赶上闰六月,想起老话“出伏在闰月,农人发大愁”,心里就不踏实。周围几个买菜的大叔也跟着点头,说这老话传了几代人,肯定有道理。这到底是咋回事?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给大伙讲清楚。
专家介绍在平山村示范的再生稻品种是一个长大力高端优质香稻品种,由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提供。本次测产只在健选长江中游再生力强和综合抗性优的再生稻品种并推广应用。测产现场种植农户也介绍了种植情况和品种特性。
玉米作为我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每年种植面积超6亿亩,不仅是餐桌上的主食来源,更是饲料、淀粉、乙醇等产业的“当家原料”。眼下正值夏播玉米生长的黄金期,从幼苗破土到籽粒饱满,短短三个多月的生长期里,每一个环节的管理都像“走钢丝”——苗期控旺不到位,后期容易倒伏;抽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常见优质麦种包括:济麦22。它是半冬性中晚熟品种,亩穗数40.4万穗,穗粒数36.6粒,千粒重40.4克,平均亩产500-550公斤。
“炎熇犹末伏,清绝忽新秋。”不知不觉,今天就到了8月9日,农历闰六月十六,这天我们迎来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这是进入末伏的日子。关于伏字,《汉书·郊祀志注》中有云:“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藏伏,因名伏日。”古人认为在伏天时,阳气炙盛到极点,阴气
6月上旬,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粮食与物资储备中心全面启动2025年新收获夏粮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重点针对新收获小麦开展扦样监测,从源头把好粮食质量安全关。
6月11日,临近中午,收割机开进平度市新河镇前高家村的一片农田。高代昌的小麦几分钟就收完了,他告诉记者:“我们种的是优质麦,估计亩产在600公斤左右,价格好,不愁卖。目前麦子水分含量低于13%,直接销售入仓,免了晾晒的麻烦。”
6月11日,临近中午,收割机开进平度市新河镇前高家村的一片农田。高代昌的小麦几分钟就收完了,他告诉记者:“我们种的是优质麦,估计亩产在600公斤左右,价格好,不愁卖。目前麦子水分含量低于13%,直接销售入仓,免了晾晒的麻烦。”
当前,各地小麦收割基本接近尾声,从今年小麦收割情况来看,产量也是高低不齐,有些小麦亩产在700~800斤,而有的能达到800~900斤,大部分的能在1000~1100斤,今年我家每亩是在1300多斤,这个产量算是不错了,但山外有山,有个别好的地块甚至能在140
任何地方,只有比地邻一亩多收几百斤,才是真正的好品种和真正的种田高手——如果你所吹嘘的产量,你周边的农户不信,那就是你的问题了。
延长光照时长,提高产量:早播种能让玉米苗更早接触阳光,获得充足的光照和热量。整个生长周期延长,有足够时间进行灌浆长粒 ,使得籽粒饱满,千粒重增加,最终实现亩产量的提升。
因为,亩穗数越少,穗子越大——虽然看着好看,但是群体小、籽粒小(千粒重低),只能忽悠一部分认知层级低的人。
小帮手在豫中这边瞅着,村里的小麦已经收了大半,不少勤快人家,玉米种子早就跟着播种机下了地。那场面,真是“镰刀刚歇,耧铃又响”——这边麦子刚装袋,那边玉米垄就开播了。要是收麦收得晚,天擦黑了,农户们也是盘算着第二天一大早赶紧把玉米种上。
今天迎来了芒种节气,我们这边小麦也开始陆续收割,但有些朋友急坏了,因为别人家的麦子已经收割,而自家的却还没熟,甚至茎秆还是绿色,担心是不是贪青晚熟?该怎么办?其实这种情况有些并非贪青晚熟,而是活杆成熟,尤其这样的麦田,不仅不是贪青晚熟,反而是高产的表现,所以一
是的,你没有看错,从前两年开始,已经出现了随小麦种子免费赠送玉米种子了(大田种子1:1赠送玉米种子,原种1:2赠送玉米种子)。到2025年,已经成为星火燎原之势,今后20年将成为常态化运行模式。
每一个人每一天所做的事情,都会自己认为是对的,但是,大多数人“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却不是真正的对,因为,如果你“自己认为对”也是真正的对,那每一个人都是千万富翁了。
其次,要施足底肥,播种前采用种肥异位同播的方法进行施肥,每亩施45%平衡型复合肥50到60公斤,为全生育期营养供给奠定基础。防止植株脱肥,确保植株健壮生长。
但是,真实的情况是,正常情况下进行对比(请注意是正常情况下的对比),所有的小麦品种进行对比,增产幅度基本上都在5%左右——没有任何一个小麦品种审定公告可以超越10%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