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报道:TMB-H且MSI-H的ALK融合肺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
尽管近年来死亡率有所下降,肺癌仍然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融合)约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由于生存期显著优于化疗,在过去的十年中,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成为晚期或转移性ALK融合患者的标准治疗。肿瘤突变
尽管近年来死亡率有所下降,肺癌仍然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融合)约占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5%。由于生存期显著优于化疗,在过去的十年中,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已成为晚期或转移性ALK融合患者的标准治疗。肿瘤突变
目前已有三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用于治疗晚期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克唑替尼(第一代)、阿来替尼和布格替尼(第二代)以及洛拉替尼(第三代)。每一代ALK-TKI都可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提高了颅内活性,但也会产生新的药物毒
致癌驱动基因(例如ALK)变异是已知的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获得性耐药机制。ALK变异可分为突变和重排,可使用不同的诊断方法检测。如果患者目前正在接受EGFR-TKI靶向治疗,随后检测到ALK基因变异,下一步如何治疗?国际知名专家指出将EGFR-T
12月26日,“ALK午间荟——县域肺癌标准化诊疗研讨会”项目首场会议正式召开。随着肺癌精准诊疗时代的到来,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策略不断革新,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希望。然而,对于县域医院而言,如何在纷繁复杂的药物选择中找到最
改善,ALK融合变异常常被称为NSCLC“钻石突变”,且这颗钻石的“价值”还在不断上升——2024年,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的第三代ALK靶向药洛拉替尼用于ALK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的临床III期研究CROWN公布了里程碑式的5年随访数据,洛拉替尼治疗使患者
2024年12月18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恩沙替尼用于治疗既往未接受过ALK抑制剂治疗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阳性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该批准主要基于eXALT3研究。
肺癌新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居我国恶性肿瘤榜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其主要病理类型,约占85%[1]。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作为NSCLC中重要治疗靶点,其融合突变发生率为3%~5%[2-3],且因其对靶向治疗反应佳,被誉为“钻石突变”。近年来,靶向
2024年11月2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5年)》(以下简称:国家医保目录),安圣莎(通用名:阿来替尼)ALK阳性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辅助治疗适应证成功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此举将惠及更多中国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