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抗旱型玉米新品种,产量高,还适宜粒收
处暑刚过,田埂上的玉米叶子还卷着边,清晨的露水压不住正午的旱气——这是黄淮海夏玉米区每年最揪心的时段,灌浆期的玉米像饿急了的孩子,等着雨水“喂”饱籽粒。
处暑刚过,田埂上的玉米叶子还卷着边,清晨的露水压不住正午的旱气——这是黄淮海夏玉米区每年最揪心的时段,灌浆期的玉米像饿急了的孩子,等着雨水“喂”饱籽粒。
立秋时节,米易县水稻陆续进入灌浆期。撒莲镇安全村的千亩稻田里,沉甸甸的稻穗褪去青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扬花授粉后的稻穗开始“散籽弯腰”,日渐饱满,孕育着秋日丰收的希望。
“立秋一庚入末伏”,时间过得真快,今日8月9日,农历闰六月十六,我们迎来了立秋后的第一个天干“庚日”,即庚戌日,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了三伏天的最后时段,民间称之为“末伏”。关于“伏”在《汉书·郊祀志注》中有着明确的解释:“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故为
种玉米的乡亲们注意了!别在地里瞎忙活,汗水流得多不如方法用得巧。今年各地玉米高产户都悄悄用上了“3促2防”诀窍,棒子长得比别人粗,籽粒饱满沉甸甸,一亩地轻松多收两三百斤!
“当前玉米处于干物质积累黄金期,我们通过地面定点监测确保水肥精准供给。”8月5日,河南农投中原粮仓黄金粮MY73玉米红星四场种植基地负责人宋猛正穿梭在垄间,使用便携式检测仪监测籽粒灌浆进度。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早衰现象是影响产量提升的重要障碍之一。水稻早衰是指在灌浆结实期,植株未达到正常成熟年龄,叶片提前黄化、功能衰退,导致光合效率下降,千粒重降低,最终造成减产
玉米先浇水后播种,能够确保种子发芽出苗期有充足且适宜的土壤水分供应环境,确保玉米播种时土壤松散、湿润;此法能够借助播种机破除浇水后造成的土壤板结问题,有利于促进玉米发芽出苗;先浇水能够抢时抢墒早播玉米,进而促使玉米在早播种、早生长、早发育、早成熟、早收获的基础
2025年5月28日,由Interior Design China 与中国高端卫浴品牌琬宝丽集团联合主办的「以设计赋能未来卫浴空间美学」沙龙,于上海新国际展览中心中国国际厨房、卫浴设施展览会(KBC)成功举办!Interior Design China出版人赵
芒种时节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灌浆期管理“芒种芒种,连收带种”金黄麦浪翻滚稻田新秧初插今日17时57分芒种,就要来到我们身边蝉鸣声声,蛙声阵阵栀子花香飘四溢桑椹紫黑诱人夏天的味道,清新扑鼻夏天的颜色,浓烈绽放正是人间好时节孟夏将尽,仲夏登场芒种,既收获成果又播种希望
芒种时节农民正在进行小麦灌浆期管理“芒种芒种,连收带种”金黄麦浪翻滚稻田新秧初插今日17时57分芒种,就要来到我们身边蝉鸣声声,蛙声阵阵栀子花香飘四溢桑椹紫黑诱人夏天的味道,清新扑鼻夏天的颜色,浓烈绽放正是人间好时节孟夏将尽,仲夏登场芒种,既收获成果又播种希望
全国即将进入“三夏”大忙时节。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冬小麦进入灌浆期,冬油菜开始收获,玉米、水稻等作物春播进入高峰。
你知道吗?每一滴水都可能决定玉米的命运。从播种到丰收,玉米的生长之路上,水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错过最佳的灌溉时机,或许会让辛苦劳作的农民心血付之东流。究竟什么时候浇水最合适?过早或过迟,都会影响产量和质量。是不是听起来像一个谜题?而这个谜题,背后藏着数百万
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当前正经历一场严峻的干旱考验。这场干旱不仅威胁着今年的粮食收成,更暴露出气候变化背景下农业生产体系的脆弱性。本文将全面分析河南干旱的最新进展与缓解预期,深入挖掘干旱背后的多重成因,评估其对农业生产、农民生计和区域经济的连锁影响,系统
夏玉米作为我国黄淮海地区及华北平原的重要粮食作物,其播种时间的科学选择直接影响着植株生长进程、抗逆能力及最终产量。结合农业生产实践与科研数据,播种过早或过晚均会对玉米生长周期产生显著影响,具体在有关专家的荐引下,从生育期进程、植株形态特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产量
2025年6月7日,农历五月十二,高考如期而至。而就在这场“千军万马”的比拼前夕,一组官方数据悄然引爆讨论:今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35万人,比去年减少了整整7万人。
基施配方肥地块,可在大喇叭口期沟施或随灌水冲施尿素或高氮配方肥,玉米产量目标在每亩600kg以下的,追施8~10kg/亩;产量目标在每亩600~750kg之间的,追施10~15kg/亩;产量目标在每亩750kg以上的,追施15~20kg/亩。基施缓控释肥地块,
最近下地干活,总能碰到老乡叹气:“今年玉米穗子咋这么瘪?颗粒都不饱满!”其实啊,十有八九是灌浆期没管好。啥是灌浆期?这可是玉米增产的“黄金20天”,今天咱就掰开揉碎了讲,看完赶紧去地里查漏补缺,现在管还来得及!
在民间的传统老话里,“五月怕初一”像一个神秘的谶语,让人心生疑惑。明日便是五月初一了,那到底怕什么呢?这时候,农谚就像一位智慧的老者,为我们娓娓道来其中的奥秘。
在小麦生长后期贪青晚熟现象时有发生,这一现象不仅影响小麦灌浆进度和品质,还可能影响下茬作物播种。以下是导致小麦贪青晚熟的几个关键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怪了!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地,老张家的玉米棒子总能多收两三成!”村里人蹲在地头嘀咕半辈子,直到去年帮老张家收粮才瞅见门道——人家压根不玩虚的,就靠3个“笨招”。今儿个咱就掰开揉碎说说,这少花钱、多打粮的秘诀到底藏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