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怪了!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地,老张家的玉米棒子总能多收两三成!”村里人蹲在地头嘀咕半辈子,直到去年帮老张家收粮才瞅见门道——人家压根不玩虚的,就靠3个“笨招”。今儿个咱就掰开揉碎说说,这少花钱、多打粮的秘诀到底藏在哪儿?
“怪了!同样的种子,同样的地,老张家的玉米棒子总能多收两三成!”村里人蹲在地头嘀咕半辈子,直到去年帮老张家收粮才瞅见门道——人家压根不玩虚的,就靠3个“笨招”。今儿个咱就掰开揉碎说说,这少花钱、多打粮的秘诀到底藏在哪儿?
第一招:播种前“踩地”有讲究
老把式都懂“地暄苗不壮”的道理,可光知道压实地不够!关键在时机:得等开春后头场透雨下完,地面半干不湿时,套上胶鞋把地垄挨排踩一遍。您别笑!这土法子能让种子紧贴湿土,出苗齐刷刷的,比那些急着播完就灌水的强得多。(小技巧:踩完地用竹耙轻搂表层,破开硬壳更利出苗)
第二招:追肥就挑“哑巴晌”
化肥撒不对,一半都糟蹋!高手追肥专挑“哑巴晌”——就是大中午太阳毒、叶子蔫吧的时候。这时候玉米气孔关闭,肥粒沾在叶面慢慢溶,既不会烧苗又能吃透肥。记住口诀:“尿素要赶露水撒,二铵得拌土里埋”,少花冤枉钱比啥都强!
第三招:灌浆期“掐头”不心疼
眼见玉米棒子鼓粒了,抄起镰刀把顶上雄穗削掉!这招狠是狠,可您算算账:一株玉米养雄穗得耗掉两把籽儿的营养。咱试验过,同一块地掐头的比不掐的,棒子明显沉半两。注意!要等雄穗花粉散完再动手,别耽误授粉。(争议点:有人骂这招是胡闹,您觉得呢?)
常见误区提醒
别迷信“密植高产”!老品种株距至少一尺二,新品种也别密过八寸,通风不好全是瞎秆子。防虫偏信农药?试试在田埂种几棵茴香,驱螟虫比打药还灵光。结尾:
“种地没有金科玉律,就看谁把庄稼当孩子伺候。”老张这话实在。乡亲们点击关注【走近美丽乡村】,种地干货天天不重样!
来源:走近美丽乡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