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威格

切记:老伴走了,只剩一个人的时候,千万别再找伴

说起这个话题,不少中老年朋友心里都会有些触动。步入暮年,许多人已经历了人生的风风雨雨,体验过生离死别的心痛,尤其是当老伴离开后,家里的环境依旧,却少了那份熟悉的温暖。窗外的夕阳依然红艳,但炊烟里不再有往昔的味道。独自一人准备一日三餐,那种静谧只有自己最能体会。

伴侣 茨威格 窝边草 林清玄 听雨 2025-06-29 00:53  4

周五新书 | 豆瓣好书主题周之《恐惧》

《恐惧》是斯蒂芬·茨威格创作于1925年的佳作,通过描写上流社会少妇伊蕾娜的婚姻故事及由此产生的恐惧心理,展现女主人公对生活与命运的反思。本书以深刻细致而又引人入胜的心理描写著称,与茨威格的代表作《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一起被誉为“描写女性心理的杰作”。

豆瓣 好书 新书 茨威格 恐惧 2025-06-27 10:00  2

黎紫书《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场“抄袭”与“山寨”的论辩

南美作家保罗·科埃略在寓言小说《炼金术士》中曾说:“真的炼金者不是把铅变成金,而是把世界变成文字。”那么作家究竟该如何把跨文化的大千世界化为自己的文字呢?旅美马华作家黎紫书在2023年《收获》第3期上发表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便是她对这一问题的回应。

抄袭 论辩 茨威格 奥米 黎紫书 2025-06-09 09:34  5

我来写高考作文丨 “转”不一定“传”

用拼搏书写青春答卷,用汗水浇灌梦想之花。又到一年高考时,澎湃评论连续第九年邀请评论员、大学生同写高考作文,为千万考生加油、鼓劲。考题选择:上海卷有学者用“专”“转”“传”概括当下三类文章:“专”指专业文章;“转”指被转发的通俗文章;“传”指获得广泛传播的佳作,

高考作文 康震 茨威格 蒙曼 百家讲坛 2025-06-07 13:51  4

见自己,明归途,所以豁达

“见自己,明归途,所以豁达”,这是生命从向外探寻到向内观照的觉醒之路。当我们穿过天地的辽阔、众生的纷扰,最终在灵魂的镜中看清真实的自己,那些关于“我是谁”“要去哪”的答案,便如晨雾中的山径般清晰起来——原来豁达不是躺平式的虚无,而是洞见本心后,对生命起落的坦然

瓦尔登湖 茨威格 蜉蝣 梭罗 隈研吾 2025-06-06 08:46  4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丨闲书过眼荐书

在豆瓣网上给《人类的群星闪耀时》打一个分值让我颇费踌躇。我应该给他一个五星,为了茨威格几近完美的表述,这个分数是恰当的。我是那种容易被铿锵的节奏和戏剧性场景陶醉的人,但恰恰是茨威格近乎完美的戏剧化表述让我产生怀疑,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吗?以佛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为

群星 荐书 茨威格 闲书 滑铁卢战役 2025-06-02 17:22  6

婚礼当天新郎消失,三年后他求复合所谓为我好,不过是最狠的背叛

2021年10月8日的闹钟准时响起,镜子里的新娘却等不到接亲的车队。从早上九点等到正午十二点,手机里最后一条消息还停留在前一晚的“明天见”,而此刻他的电话已变成冰冷的关机提示。酒店宴会厅里,宾客们举着手机直播这场闹剧。当我穿着婚纱独自走上红毯时,司仪尴尬的笑容

婚礼 新娘 婚纱 茨威格 为我好 2025-05-29 20:40  4

先开枪,再瞄准:在不确定性中突围的生存法则

一、被“完美主义”困住的现代人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想做一个短视频账号,却在纠结“定位不够精准”“设备不够专业”“脚本不够完美”,最后眼睁睁看半年过去,手机里只有未完成的策划文档;想转型做副业,却反复研究“市场趋势”“竞品分析”,直到发现风口已过,才懊悔自己

张一鸣 贝索斯 费斯汀格 阈值 茨威格 2025-05-24 08:35  5

2025,改变自己的最快方式:破圈

知乎上曾有人问:“普通人到底怎么才能快速改变自己?”一条高赞回答是:“你活成什么样,取决于你待在什么样的圈子里。”仔细想想,确实如此。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交往的人、做的事,都在无形中塑造着我们的认知和命运。你刷短视频,看到的都是算法推给你的“同类内容”;你参加

内卷 社交圈 完美主义 茨威格 娱乐新闻 2025-05-24 03:05  5

从茨威格的死说起

1941年底,茨威格完成了他的自传《昨日的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1942年2月22日,他与第二位夫人伊丽莎白·绿蒂穿戴整齐,在里约热内卢近郊的佩特罗波利斯小镇的寓所内双双服毒自杀。他出生在巨富之家,一直沉浸在文学和艺术的趣味之中,从来没有受到过作为犹太人的

作家 茨威格 纳粹 殉道 乱邦 2025-05-14 14:58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