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干亲养老”,情感互助还是利益交换?
最近,“认干亲养老”现象在社交平台走红,众多帖子如“90后女生求本地干妈”“58岁独居阿姨招干女儿”等层出不穷。一边是渴望情感寄托的空巢老人,一边是在高房价压力下挣扎的年轻人。社会各界对此反应不一,有人视之为双赢的互助模式,也有人担忧其中隐藏的风险和道德困境。
最近,“认干亲养老”现象在社交平台走红,众多帖子如“90后女生求本地干妈”“58岁独居阿姨招干女儿”等层出不穷。一边是渴望情感寄托的空巢老人,一边是在高房价压力下挣扎的年轻人。社会各界对此反应不一,有人视之为双赢的互助模式,也有人担忧其中隐藏的风险和道德困境。
在社交平台输入 “认干妈养老”,相关帖子如潮水般涌来:“90 后女生求本地干妈,可陪聊做饭未来送终”“58 岁独居阿姨招干女儿,提供市中心单间免房租”…… 这类看似荒诞的供需配对,正悄然重构都市人的养老图景。
2025年五一假期刚过,#被救女子谢恩礼物翻车#的话题突然冲上热搜。孙女士瀑布坠崖20米深潭的惊险视频还在疯传,评论区却因她登门致谢的礼物吵翻了天——有人骂她"抠门",有人怼网友"道德绑架",更有人灵魂发问:"换作是你,能做得更好吗?"
近期,社交平台上涌现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帖子,内容多为年轻人寻求“认干妈”的机会,承诺为对方养老送终。这一趋势背后,映射出老龄化社会中深刻的情感供需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