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安战略”提台海“核心地位”,要求不得“动用武力或胁迫”
在英国派遣一艘巡逻艇穿越台海后不到一周,英国政府24日发表“2025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2025),四次提及台海及台湾,首次指出台湾海峡与南海“在全球贸易与供应链居于核心地位”,要求台湾问题应“通过积极对话和平
在英国派遣一艘巡逻艇穿越台海后不到一周,英国政府24日发表“2025国家安全战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 2025),四次提及台海及台湾,首次指出台湾海峡与南海“在全球贸易与供应链居于核心地位”,要求台湾问题应“通过积极对话和平
6月19日,驻加纳大使童德发举行媒体吹风会,就台湾问题阐释中方立场,并介绍中非合作论坛成果落实协调人部长级会议暨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情况。加通社、《加纳时报》《每日写真报》、加纳广播公司等18家主流媒体和智库代表共30人参会。
近年来,中美关系因台湾问题、南海争端、贸易冲突等一系列问题持续紧张,双方矛盾不断升级,甚至让人们开始担忧一场潜在的军事冲突。如果中美真的开战,战争规模会有多大?胜负的标准又是什么?两国目前都在如何备战?
今天美军突袭伊朗核设施,我竟然想到了东风15C,想到了衡山指挥所,想到了定点清除,想到了统一窗口…
“真务实!”、“不追随美国!”、“终于有个敢对华讲真话的总统了!”可才过了几周,这位“亲华派”总统,竟然比谁都快地在对华政策上来了个360度大转弯。
中东的战火烧得正旺,美国的航母都调去支援以色列了,台海这边却安静得有点不寻常。
2025年,这个问题的紧迫性似乎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着中国大陆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台湾岛内政治风向的变化,以及国际局势的复杂演变,两岸统一的话题不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摆在眼前的现实考量。
前不久,中方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中方指出,校正中美关系这艘大船的航向,需要我们把好舵、定好向,尤其是排除各种干扰甚至破坏,这尤为重要。中方指出,日内瓦会谈之后,中方严肃认真执行了协议。美方应实事求是看待取得的进展,撤销对中国实施的消极举措。特朗普表示美
在近期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法国总统马科斯大放厥词,当着40国防长的面,声称“如果约束不了俄罗斯夺取乌克兰领土,未来台湾会如何?”拿台湾问题与乌克兰问题相联系做类比,马克龙想干什么?众所周知,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涉及国
短短一两个月,立陶宛与中方之间交恶、求和、再交恶、再求和的戏码不断上演。
最近,民进党当局急眼了。就在大陆警方发布了针对20名“台独”网军嫌犯的悬赏通告后不久,赖清德当局声称,大陆的举动意在营造一种台湾受到大陆管辖的“错误印象”,甚至还威胁岛内居民不要提供协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美国副总统万斯日前称,未来美国将不会再打无意义的战争,卷入无止境的冲突,转向以保护美国核心利益为基础的战略。岛内舆论指出,万斯的讲话推翻“台独”理论基础,若台海发生冲突,可以确定美国不会来“救”台湾。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已不是20年前的中国,而是一个具备完整制度体系、产业链条和科技潜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美国的焦虑来自中国在全球体系中不可替代。”6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十六场“中美博
1949年10月15日,广州解放。11月30日,重庆解放。在此之前,“代总统”李宗仁已逃到香港,不久赴美就医。12月8日,国民党政府正式迁台。美国中央情报局估计,如无美国军事占领或控制,台湾“大约将于1950年底置于中国共产党控制之下”。
6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十六场“中美博弈与台湾问题”主题研讨会举行。赵全胜就“中美博弈与台湾问题”作专题演讲,对中美博弈的内在逻辑和台海局势脉络进行解读。近百位高校师生
新加坡香格里拉对话会开幕当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发言中宣称“台湾问题与乌克兰危机存在相似性”,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国际舆论震动。与此同时,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在香会上透露,美国计划对台军售规模将突破3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美法对台策略正经历深刻调整,
“中国已不是20年前的中国,而是一个具备完整制度体系、产业链条和科技潜力的现代化经济体。美国的焦虑来自中国在全球体系中不可替代。”6月2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教育部)联合主办的区域国别论坛之美国系列第十六场“中美博
李在明宣誓就任韩国总统。仅仅5小时后,他便收到了来自北京的贺电。这一迅速的外交动作,瞬间吸引了全球目光,不禁让人揣测,这份贺电究竟蕴含着怎样特殊的信号?
中美新一轮经贸谈判尚未开启,美国防长赫格塞斯已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对华发起挑衅,大放厥词称“美国绝不允许中国在特朗普任期内收复台湾”,企图通过军事施压迫使中国在谈判桌上让步。这场博弈的背后,是美方急于争夺主动权的战略算计,而中国则展现出坚定的反制决心。
6月5日晚,中方领导人应约同美国总统特朗普通电话。这次通话距离双方上次通话时隔近5个月,在中美关系发展的关键节点上,引发全球高度关注。它不仅是对过去一段时间两国关系的梳理,更为未来发展规划了方向,成为中美关系走向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