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有女初长成,求爱者众,毛主席亦在其中,杨父却对此忧虑不已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现代“鬼谷子”,欲栽大木拄长天,培养了三个高徒,毛主席排第三》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18年8月15日,毛主席率领罗学瓒、张昆弟、萧子升、萧子暲等一大批新民学会骨干启程奔赴北京。
老覃在昨天发布了《现代“鬼谷子”,欲栽大木拄长天,培养了三个高徒,毛主席排第三》一文到“覃仕勇说史”上,文中讲到:1918年8月15日,毛主席率领罗学瓒、张昆弟、萧子升、萧子暲等一大批新民学会骨干启程奔赴北京。
这位老人叫向振熙,她就是毛主席的岳母。杨开慧的母亲,在当年杨开慧牺牲的时候就是她将主席的三个孩子送到了上海我党的手中。
“船山先生”是谁?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是当时最声名显赫的一代大儒,作为中国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甚至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齐名,并称“东西方哲学双子星座”。身为明朝遗臣,一生抗清蓄发,晚年隐居南岳石船山,为湖湘文化集大成者。
提到历史久远的高校,很多朋友都能想到北大、清华等百年高校。然而,北大和清华并非校史最悠久的高校,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所高校,其演变时间跨越千年,期间历经多次改制却生生不息。这所学校就是位于湖南省会长沙岳麓山附近的湖南大学,为国家的重点大学。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1918年6月,一名青年学子从长沙乘船至武汉的途中,途经洞庭湖突遇暴雨,他联想到此时风雨飘零的中国,遂慷慨激昂地写下《少年行》,这是诗中的两句,热血青年的抱负与志向喷薄而出。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被后世敬称为“船山先生”,他在历史课本里的介绍仅有寥寥数语,却是被陶澍、魏源、曾国藩、郭嵩焘、左宗棠、谭嗣同、黄兴、杨昌济等一众湖湘人物推崇的思想家,更是一位“坐集千古之智”的儒家弟子。他虽生前寂寂无名,死后却入祀孔庙,影响了近三百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