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青枯病与立枯病:探寻发病的根源
○ 温度变化:温度的急剧变化是导致水稻青枯病的一个关键环境因素。在育秧期间,当昼夜温差过大时,秧苗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例如,白天温度过高,可能达到30℃以上,而夜晚温度骤降至10℃以下,秧苗的生理机能就会受到严重干扰。就像人在忽冷忽热的环境中容易生病一样,秧苗在
○ 温度变化:温度的急剧变化是导致水稻青枯病的一个关键环境因素。在育秧期间,当昼夜温差过大时,秧苗难以适应这种变化。例如,白天温度过高,可能达到30℃以上,而夜晚温度骤降至10℃以下,秧苗的生理机能就会受到严重干扰。就像人在忽冷忽热的环境中容易生病一样,秧苗在
○ 温度管理:在育秧期间,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例如,早春育秧时,要注意保温。可以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秧田,保持秧苗生长环境的温度稳定。当白天温度过高时,要及时通风降温,避免秧苗受到高温的胁迫。据农业专家建议,白天温度控制在25 - 30℃,夜晚温度不低于15℃为宜
番茄感染青枯病后,植株在枯萎的时候叶片仍保持绿色,它是一种细菌性性病害,将发病的植株茎秆剖开后,可发现茎部维管束变褐,挤压或将维管束保湿后会有乳白色黏液溢出。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仅植株下部叶片变黄,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叶自下而上变黄、变褐,有时病株
番茄感染青枯病后,植株在枯萎的时候叶片仍保持绿色,它是一种细菌性性病害,将发病的植株茎秆剖开后,可发现茎部维管束变褐,挤压或将维管束保湿后会有乳白色黏液溢出。枯萎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发病初期,仅植株下部叶片变黄,随着病情的发展,病叶自下而上变黄、变褐,有时病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