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会直播-阿拉丁携手源叶亮相2025中国国际科教技术及装备博览会
2025年第二十一届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正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河西)火热进行中!作为参展商,阿拉丁携手源叶生物亮相1号馆A060展位。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阿拉丁的脚步,一起探访展会现场,看看有哪些精彩亮点吧!
2025年第二十一届南京国际科学仪器及实验室装备展览会正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河西)火热进行中!作为参展商,阿拉丁携手源叶生物亮相1号馆A060展位。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阿拉丁的脚步,一起探访展会现场,看看有哪些精彩亮点吧!
近日,中国化工学会专业会员、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姜晓滨教授作为2024年度“亚洲杰出科研工作者和工程师奖”获奖者,受邀在日本化学工学会第90届年会(The Society of Chemical Engineers, Japan, 90th Annual Me
前段时间,美国媒体的一篇文章中直言,这十年来中美两国最前沿的科研竞争中,中国已经成功逆转,走在了全球尖端科技的最前列。
谢爸开直播的时候,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么有钱,每个月给儿子多少生活费?
“女性学不好数理化”,就如孔圣人当年硬给女子们上的一道枷锁一样:“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种言论会伤害多少中国女性。
只要与政治挂钩没有例外,为什么高科技对我国封锁,丑化我国形象的电影书籍可以得奖。这时候,特别气方方,美欧正想甩锅给中国,她的日记境外发售,正好授人以柄,其心可诛。
为了帮助在读博士、博士后以及其他年轻科研工作者(Early Career Researcher,ECR)更好地融入期刊的同行评审,也为了确保他们的贡献得到应有的认可,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宣布正式试行合作审稿(co-review sch
为了帮助在读博 士、博士后以及其他年轻科研工作者(Early Career Researcher,ECR)更好地融入期刊的同行评审,也为了确保他们的贡献得到应有的认可,Nature Communications近期宣布正式试行合作审稿(co-review sc
同行评审 科研工作者 nc communicatio ecr 2025-03-24 08:56 1
在历史的长河中,故事如繁星般闪耀,它们或记载着英雄的壮举,或诉说着平凡人的悲欢。然而,当我们回望这些故事时,不难发现,真正能够触动人心、激励后世的,往往是那些将“我”融入“我们”的篇章。
博士与博士后,这两个称谓虽仅一字之差,却如同璀璨星河中的恒星与瞬息即逝的流星,各自在学术的浩瀚宇宙中闪耀着迥异而独特的光芒,绘就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学术画卷。
作为一名资深的投稿编辑,今天王编辑要为大家分享一本在材料科学领域备受瞩目的期刊——InfoMat。如果你是一名科研工作者,尤其是从事信息材料、能源材料、纳米技术等领域的研究,这本期刊绝对值得关注!
图| 庐阳区“向新力”科技宣讲团宣讲报告会此次活动由区委宣传部、区科技局主办,杏林街道、安徽省勘查技术院承办。活动中,庐阳区“向新力”科技宣讲团成员、安徽省勘查技术院科普宣讲员延海涛作宣讲报告。他围绕“‘地质+科创’ 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通过详实的案例、生动
《致“伪粉丝”》反对转基因的人如今黔驴技穷,他们提出的任何反对理由,都被证伪,沦为荒诞无稽的笑柄,每一条都被抨击得无地自容。他们传播的谣言,被反反复复辟谣长达几十年,可他们依旧冥顽不灵。面对科普文章,他们找不出一丝反驳的理由,连辩论的勇气都被恐惧吞噬,于是只能
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科研工作者的知识产权如何才能得到尊重和保护?用努力和智慧打拼出来的高知女性,她们如何才能实现事业和养育兼而有之?人工智能狂飙背后,如何守住法律与伦理底线?
科普是国家创新的基石,是科技强国建设的底色,与科技创新共同构成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加强科学普及工作,提升公民科学素质”。翻阅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会发现,科普是报告持续关注的重要工作。
当某顶流明星被曝光单部剧片酬高达1.8亿时,这条消息瞬间登上热搜,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彻底引爆了舆论场。按照2025年普通工薪族年均收入6万元来算,这笔钱之多,足够一个勤勤恳恳的“打工人”从遥远的春秋战国时代一直工作到今天!网友们纷纷义愤填膺地指责:“这哪是在演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是我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今年六十多岁了,走过不少弯路,也见过不少世面。记得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连个像样的书包都没有,但就是这样的日子,让我明白了什么叫脚踏实地。今天我想聊聊那段让我刻骨铭心的历史,特别是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些让人热
刘永锋,男,汉族,1977年10月出生,199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5年参加工作,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2025年1月21日在西安出差会议现场突发脑溢血并于3月5日离世,终年48岁。
越野车在隧道里穿行,这是国投集团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修建锦屏水电站时打通的交通洞,也是目前连接锦屏一级、二级水电站的交通要道。当记者以为去2400米的地下实验室,还要往地底下行驶时,只听得司机师傅说,“世界最深的实验室到喽!”
越野车在隧道里穿行,这是国投集团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修建锦屏水电站时打通的交通洞,也是目前连接锦屏一级、二级水电站的交通要道。当记者以为去2400米的地下实验室,还要往地底下行驶时,只听得司机师傅说,“世界最深的实验室到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