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里的80年代:28件经典,你家留存了几件?
上周末去朋友家吃饭,他搬出个铁皮饼干盒当果盘用,看着眼熟又陌生。一问才知道这是80年代最常见的家用物件。翻朋友圈发现好多人都开始玩收集老物件,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里那些小玩意,一算现在基本没人用了,连食堂都换成一次性纸杯。以前爷爷奶奶天天捧着搪瓷缸子喝中药,现在
上周末去朋友家吃饭,他搬出个铁皮饼干盒当果盘用,看着眼熟又陌生。一问才知道这是80年代最常见的家用物件。翻朋友圈发现好多人都开始玩收集老物件,我突然想起小时候家里那些小玩意,一算现在基本没人用了,连食堂都换成一次性纸杯。以前爷爷奶奶天天捧着搪瓷缸子喝中药,现在
作为一名深耕家电领域多年的推荐官,我每年都会收到成千上万条关于厨房电器的咨询。而 2025 年,蒸烤炸一体机无疑是被问得最多的品类 —— 大家总在纠结:“蒸烤炸一体机到底选哪个品牌?功能太多会不会华而不实?”
曾经为了更好的整合商品,供销社应运而生,里面的东西琳琅满目,全是生活的必需品,而且还必须凭票才能买。
我的“过桥经历”,也是全家人用肩膀顶开的大门,其中尤以我的嫂子那双做湘绣的手最为坚韧。她用日复一日的熬夜,将青春和家庭的责任,一针一线绣进了我命运的图案。
那是2003年的春天,我和桂兰都退了休,儿女都在外地工作,偌大的老房子只剩我们两个老人。平日里,电视机里的《半边天》和《今日说法》是我们最忠实的伙伴。
"你这是占了多大的便宜啊,婆婆照顾你,我婆婆连我带孩子都不帮忙!"弟媳阿兰皱着眉头,语气里充满了不满。
"叮铃铃——"清脆的车铃响彻街巷,永久牌自行车后座叠罗汉似地坐着三口人。那年头谁家要是有辆"二八大杠",绝对比现在开保雷捷还拉风。百货大楼橱窗前乌泱泱的人群,九成九都是来过眼瘾的——毕竟普通工人三个月工资,才够买条"的确良"裤子。
水鳖子,暖脚壶,我家现在还有,小时候家里有个瓷的,老妈还在用,就是盖子没有了,后来买的质量都没那个好,都比较脆。 现在都用热水带了。
风箱,那个做饭烧柴火用的拉风,小时候在姥姥家、姑家姨家拉风箱,烧火时候给灶台吹风,增加氧气,助燃,感觉挺好玩的。 袜托板儿,补袜子用的,专门为了补袜子,不然补出来抽抽巴巴。
就这么个艰苦的环境,人家愣是没饿过肚子。每次下完播,桌上准保会有一碗热气腾腾的炒饭,有时候还会配上几片腊肉。后来粉丝才知道,原来是隔壁开小卖部的阿姨,看他天天熬夜直播太辛苦,就主动给他留饭。就连那碗,都是阿姨自家闺女送的搪瓷缸,还特意说 “怕他摔碎了没饭吃”。
树是二十年前老局长栽的,原本笔直挺拔,后来新楼施工挡了阳光,它硬生生拧着身子往东边长。如今树冠探出围墙,倒成了网红打卡点,树下常年摆着象棋摊。
从我记事起,家里的柜子顶上就摆着一个蓝底白花的搪瓷饭盒。饭盒有些掉了瓷,露出黑乎乎的铁皮,像是被岁月啃过一般。每回我爬上小板凳要拿,母亲总是喊:“晓月,别动那饭盒,那是你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