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鳖子,暖脚壶,我家现在还有,小时候家里有个瓷的,老妈还在用,就是盖子没有了,后来买的质量都没那个好,都比较脆。 现在都用热水带了。
看到这些老物件,回忆起了少年时,很多都是用过的。 岁月不饶人,一晃过去二三十年了。
即将消失的老物件,这些老物件看着就亲切,而且都用过。 这些老物件你能认识几个?认识5个算你牛,全认识的人至少50岁!
全都用过,满满的回忆! 1、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知道算你厉害了——搪瓷缸子,拌儿缸子,茶缸子。
我们管它叫大茶缸子。 我问86年买的搪瓷缸子用来做刷牙杯,现在还在用,缸子底部写了生产日期,我算了下是属老虎的。
2、水鳖子,暖脚壶,我家现在还有,小时候家里有个瓷的,老妈还在用,就是盖子没有了,后来买的质量都没那个好,都比较脆。 现在都用热水带了。
3、玻璃鸽子奶瓶:1983年我的俩个小表弟小时候就用过! 4、70年代纯黄铜袖珍耳勺,纯铜挖耳勺,终于知道我小时候珍藏的假子弹壳为什么里面带螺纹了。
5、顶针,顶针现在也在用,钉个钮扣,临时缝个小开线啥的,都需要用到。 有时候在缝被子的时候被子太厚,不用顶针不行,否则那针过不去!
6、马灯,大多用于马车上,有灯罩能防风。 那煤油灯还是先进的,我1964年当会计才用上,一般农民是找一个瓶子找个铁盖打上个眼,穿上铁卷简,筒里装上纸芯子,这就是煤油灯。
7、小时候到上小学二年级穿的鞋就是妈妈用鞋样做的,现在还留有几双妈妈做的千层底布鞋。 我妈也好多鞋样,还有好多鞋垫,绣花的那种!
宝贝啊! 凝聚着妈妈们的智慧!
8、那时候看电影就等电影机出故障胶片跑出来几米长,把它扯下来个一米多,第二天拿到学校玩,上边还有人。 谁干过这事?干过的暴露了你的年龄,至少五十岁了吧? 9、鸡公车,鸡公车应是是蜀国丞相诸葛亮设计的“木牛流马”慢慢演变(改进)而来的。
鸡公车,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布满了迟暮之气,但它一直在奋勇前进,正是那一声声的“咯叽”声,见证了勤劳不息的川人千年生活。 10、连枷,最标准的叫:鲁Luo葛。
这是哪里的叫法?现在有些农村还用连枷打谷收麦。 打连枷,看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需要一定技巧的。
11、织布机,过去老百姓穿衣服就是用这个织出来的。 我外婆用过。
中国为啥纺织业发达,还有瓷器和其它大量的手工制作品,是因为勤劳聪慧,和几千年不断演化探索出来的,西方国家为啥没有?因为它们没有历史! 12、牛拉车套,小时候家里给牛套在脖子上,拉车用的车套方便牛拉车。
牛犁地时带身上的。 13、货郎鼓,收废品时摇晃,大家就知道他来了。
14、拧车,我爷爷,用这个做草绳或竹蔑绳,我很熟悉。 15、砘子,是播种后压实土地用的农具。
播麦子后用来压实土的。 预防麦子与土不实在!
北方天气干旱,用楼播种后为保土壤墒情,人拉上动轱辘碾压播种后的垄沟保墒情有利于种子发芽。 16、碌碡liu.zhou在场里把麦子,谷子,豆子等籽粒脱下来的工具。
17、推水车,带水机,用手摇,水就带上来了,一般是生产队菜园用的多,水车带水是铁链和橡胶皮起的作用。 这些老物件中有很多已经消失了,而不是即将消失。
没有消失的几个如搪瓷缸子,现在有逐渐开始流行起来了。 这就是历史,再过上年这些东西都是文物了,现在还是老物件。
见过的人渐渐变老,市场繁荣应有尽有,人们的生活水平慢慢提高。
来源:光头阿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