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不仅霸占弟媳杨氏,为何还把堂嫂纳入后宫?

对比一下同期的群雄割据,谁能像李世民那样,几乎凭一己之力,把各路英雄打到服服帖帖?打薛仁杲、刘武周、宋金刚,虎牢关一战灭掉王世充、窦建德,这不是普通猛将能做到的事。李世民成了大唐真正的奠基人,这点,连后来的狄仁杰劝武则天时都专门提到,李渊反而成了背景板。

后宫 李密 李渊 李世民 李元吉 2025-06-26 19:47  2

徐世勣的三次失算:丢了半条命,又被剖坟斫棺,还有一次差点灭唐

隋唐英雄系列小说中的瓦岗群雄,在《旧唐书》《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基本都能找到记载,只不过有些历史人物在小说中稍微变了一下名字而已:在正史中大刀王君可叫王君廓,裴元庆叫裴行俨,尤俊达叫牛进达,有的小说中“罗成字士信”,但正史中的罗士信跟罗艺半点亲戚关系都没有

半条命 李密 单雄信 徐世勣 王伯当 2025-06-23 12:29  3

不忘旧主的李勣

说起李勣,可能有些人不大熟悉,如果提起巜隋唐演义》里能掐会算的军师徐茂公,可能大家都知道。徐茂公的原型就是李勣。李勣,原名徐世勣,被唐高祖李渊赐姓李,为避讳唐太宗李世民,改名为李勣。

李密 旧主 单雄信 魏公 李勣 2025-06-11 10:13  4

30万瓦岗军,为何1年不到就树倒猢狲散?只因他杀了1人

在中国历史的星河里,有一支起义军曾像流星般划破隋末的黑暗夜空——他们从几百人的草莽队伍,短短三年爆涨到三十万大军,横扫中原粮仓,逼得隋炀帝躲在江都发抖。可谁能想到,这支号称“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雄师,却在巅峰期突然崩塌,最终落得“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

李密 单雄信 瓦岗军 翟让 瓦岗寨 2025-06-10 19:08  4

隋末起义军瓦岗寨势力,怎么在大唐建立后,神秘消失了?

隋末乱世,烽烟四起,各路英雄豪杰纷纷登场,逐鹿中原。瓦岗寨起义军一度成为隋末农民起义中实力最强的队伍,对隋朝统治造成了巨大冲击。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大唐建立后,曾经威震四方的瓦岗寨势力却神秘消失,消散于历史长河之中。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李密 起义军 瓦岗寨 瓦岗寨势力 隋末起义军 2025-06-08 23:31  5

一山不容二虎!一个山头只有一个王!

在历史的长河中,在腐朽王朝几近崩塌之时,农民起义比比皆是,他们试图借助农民的力量在改变历史,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当然这些伟大壮举的实现不是一个人能够做到的,正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在多个人的共同领导下,慢慢达成目标。然而在相对成功时,对于权力的分割很容易出现分歧

山头 李密 翟让 洪秀全 刘玄 2025-06-06 06:48  5

隋唐46友结局:13人战死沙场,8人被斩,9人离奇失踪,仅6人善终

咱老百姓听隋唐评书,最过瘾的莫过于贾柳楼四十六友结义那一段。那是隋末大业年间,天下正乱乎着呢,各地英雄好汉像被磁铁吸似的,齐聚洛阳贾家楼。您想啊,绿林好汉、衙门捕快、世家公子,甚至还有朝廷命官,这么一群身份悬殊的人,能坐一块儿磕头拜把子,图的不就是个“义”字吗

李密 隋唐 王伯当 谢映登 瓦岗寨 2025-06-04 09:39  5

历史真实瓦岗聚义,仅有36人,后期全部背叛旧主,唯有一人真汉子

咱老百姓闲来无事,总爱听个隋唐英雄的故事。什么秦叔宝卖马、程咬金三板斧,还有那瓦岗寨聚义的三十六兄弟,小时候听评书,总觉得他们一个个都是响当当的好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替天行道闹江湖。可最近翻了翻老书才发现,这瓦岗寨的故事啊,越往后越不是滋味——说好的义结金兰

李密 王伯当 瓦岗 瓦岗寨 瓦岗聚义 2025-06-02 09:04  5

三次改名三次升迁!李世民临终前警告儿子:若驾驭不了,可杀之!

咱今儿个要聊的这位主儿,可是隋唐年间的官场"不倒翁"——一辈子改了三次名字,跟着三任主子都混得风生水起,最后还成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的"长寿冠军"。可就是这么个厉害角色,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却把儿子李治叫到跟前,咬牙切齿地说:"要是你镇不住他,就杀了吧!"这话听

李密 李治 李世民 翟让 瓦岗寨 2025-06-02 08:05  6

用曹操的标准来评价:李密就像袁绍,这十位瓦岗名将有几人能算半个英雄?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的时候说过这样一番话:“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李密 曹操 袁绍 瓦岗 瓦岗名将 2025-05-21 20:29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