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集《唯识学概要》
我们讲到“了境”,就是说前六识它能够依止六根来了别六尘的境界。这种了别的情况有三种的分别:第一种是自性分别,第二个是随念分别,第三个是计度分别。有这三个分别。
我们讲到“了境”,就是说前六识它能够依止六根来了别六尘的境界。这种了别的情况有三种的分别:第一种是自性分别,第二个是随念分别,第三个是计度分别。有这三个分别。
法相宗,作为中国佛教的一大重要流派,起源于印度的唯识学,经过唐代的传入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教义体系。它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深刻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中国佛教的许多方面。今天,让我们一起探讨法相宗的起源、核心教义、历史影响以及它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我们讲学佛,凡夫的心跟圣人的心的确是不一样。我们凡夫的又是怎么样呢?圣人的心又是怎么样呢?这个我们必须清楚。乃至于怎么从凡夫的心,经过我们的修证,能够引导到圣人的心当中去?凡夫的心跟圣人的心的差别,我们在这个地方作一个介绍。
今天是我们《唯识学》课程的第一天,学人很欢喜有这么一个殊胜的因缘,来跟诸位共同学习唯识的教理。在正式讲到唯识的课程之前,我想先说明一下,《唯识学》在我们佛法的修行当中,它的重要性。
唯识论作为大乘佛教的重要哲学体系,自印度传入中国后,在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深刻影响了中国佛教的发展轨迹。玄奘大师西行取经带回的《成唯识论》成为汉传佛教的重要经典,开创了中国唯识宗的辉煌传统。这种探讨"万法唯识"的深邃思想,不仅丰富了中国的哲学体系,更为东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