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融合

中国的有一个千年大计:让中华民族从一个概念变成真实的民族

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他认为“ 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由多民族混合而成。”1912年,孙中山在《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

民族 概念 民族融合 中华民族 梁启超 2025-06-17 22:12  2

汉族差点灭绝?元朝三大遗产竟改写中国人基因!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元朝是一个独具特色且影响深远的朝代。它就像一颗闪耀却又带着神秘色彩的星辰,在中华历史的天空中留下了别样的轨迹。很多人都会好奇,元朝到底凭啥在历史上有着如此特殊的地位呢?今天咱就来好好唠唠,看看元朝留下的三大遗产,是怎样改变千年格局的。

基因 民族融合 元朝 汉族 驿道 2025-06-10 22:21  3

汉族正在被“灭种”?通婚率暴涨300%引发全民恐慌!

在探索汉族人种之前,咱得先搞明白啥是人种。人种一般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像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划分的。目前比较主流的分法是把人分成三大人种,也就是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那汉族属于哪个人种呢?很明显,汉族是妥妥的黄种人。但这背后的故事可没这么简单

民族融合 黄帝 炎帝 汉族 华夏民族 2025-06-08 19:34  5

河南的回族是从哪来的?

这些阿拉伯商人年老后大多返回故乡,并未在河南留下太多后代。 从利益层面分析,元朝时期,蒙古人为了征服天下,将阿拉伯人组织起来,编为“签军”。这些阿拉伯人跟随蒙古人来到中原,驻屯各地,与当地民族通婚混血,成为河南回族的重要来源。

河南 民族融合 回族 蒙古人 冬梅 2025-06-07 17:22  5

天博“上新”北朝文物展:在这里“遇见”民族融合大舞台

北朝,指的是自北魏统一北方(439年)开始到隋朝建立(581年)为止存在于中国北方的五个政权的总称,具体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和北周。在历史长河里,北朝似一幅壮阔又多变的画图——政治风云诡谲,政权更迭匆匆,但民族交融大势如江河奔涌,一往无前。

民族融合 北朝 玻璃器 北朝文物展 仪卫 2025-06-07 18:13  5

民族融合的大舞台:在这里“遇见”北朝

正在天津博物馆举办的“同铸山河——北朝历史文物主题展”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展览荟萃了来自8个省区市的14家文博单位所藏的220余件(套)北朝文物展示了早期拓跋鲜卑与周边族群的交融共生主动融入中原文明的过程再现了北方多民族对中原文明产生的影响以及域外文化与北朝社

民族融合 北魏 北朝 六镇 孝陵 2025-06-03 04:57  5

文化中国行·国宝画重点|民族融合的大舞台:在这里“遇见”北朝

正在天津博物馆举办的“同铸山河——北朝历史文物主题展”吸引大量观众前来参观展览荟萃了来自8个省区市的14家文博单位所藏的220余件(套)北朝文物展示了早期拓跋鲜卑与周边族群的交融共生主动融入中原文明的过程再现了北方多民族对中原文明产生的影响以及域外文化与北朝社

国宝 民族融合 北朝 天津博物馆 孝陵 2025-06-02 08:00  5

清朝官方语言“满语”,为何几乎灭绝了?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2009年的时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满语列入到了“极度濒临灭绝”语言的行列,如今满族人口中通满语者已不足百人,满语实际上已经“功能性灭亡”。满语作为清朝的官方语言,在清朝初期曾有着崇高的地位。“满语”的几乎灭绝,其实涉及到很多原因,例如语言政策、民族融合、历史

民族融合 清朝 官方语言 满语 清朝官方语言 2025-05-28 08:03  5

「宜宾」三江新区:民族融合壮筋骨 产业播出致富路

江南镇白塔村是少数民族(回族)聚居村落,曾因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缺乏产业支撑,村民生活贫困,人口流失严重。为改变全村发展困境,白塔村“两委”以“民族团结、融合发展”为方向,依靠回民400余年传承的牛骨头大米传统种植工艺,深耕农业产业文化优势,带领回汉群众共同发

宜宾 民族融合 三江 致富路 白塔村 2025-05-14 10:27  8

徐静芸:通过短剧出海等讲好民族融合的中国故事

“凭借丰富多元的内容生态、庞大的用户基础和高效的传播机制,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已成为众多网络文化现象的发源地。”快手科技副总裁徐静芸在21日举行的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文化交流互鉴论坛上,分享了如何以短视频和直播创新文明对话的时代表达。

短剧 徐静 民族融合 2024-11-21 13:32  6

海天相连远 同心逐梦圆——三亚多民族融合发展共绘新时代画卷

崖城学宫前,身着传统服饰的黎族同胞跳起欢快的打柴舞,络绎不绝的游客驻足观看,让这座最南端的古老文庙又“鲜活”起来。一千年前,三亚的黎族和回族先民就是在这里,跟汉族同胞一起接受中原文化的熏陶;六百多年前,客居三亚40年的黄道婆,跟随黎族同胞学习了错纱、挈花等纺织

三亚 民族融合 海天 2024-11-21 11:1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