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为中小企业“钱袋子”增保障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吸纳就业和推动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化,国内行业内卷愈演愈烈,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收款压力累积、资金流紧张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1](以下简称“《条例》”)于2025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吸纳就业和推动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化,国内行业内卷愈演愈烈,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收款压力累积、资金流紧张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1](以下简称“《条例》”)于2025
中小企业作为经济活力的重要源泉,在吸纳就业和推动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然而,由于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化,国内行业内卷愈演愈烈,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收款压力累积、资金流紧张的情况。在此背景下,新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1](以下简称“《条例》”)于2025
4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委发布了《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 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指出要发展供应链票据,使其服务不断服务中小微企业。其实早在2021年,上海票交所推动供应链票据平台建设。临沂已提出“数据+科技+平台”新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济南号飞机从南京飞北平,飞机在济南遇上大雾撞到山体,坠落于党家庄附近,徐志摩与机师王贯一、梁璧堂全部遇难。因徐志摩的名人身份,这一坠机事件在当时曾引起很大轰动,报纸纷纷做了报道。笔者在北平《世界日报》上发现了与徐志摩坠机事件密切
信用风险。一旦核心企业不能及时支付,其信用风险将传染整个供应链。如果不同供应链中核心企业之间存在相互担保等信用关联关系,单个核心企业的信用风险,就有可能会积聚为金融风险并跨链传播,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经营活动都会受到冲击。
2025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强签署第802号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这是继2020年《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实施后,国家针对中小企业款项支付问题的又一次制度升级。本次修订紧
"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但可以刮走"——这句扎心的话最近刷屏了。有人算了一笔账:普通人攒10万要3年,但花光只要3天;中产家庭积累百万资产要10年,但一场大病或投资暴雷就能清零。我们总在拼命赚钱,却很少思考:为什么钱总像长了翅膀?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5章37条,修订后的核心变化可归纳为以下五大重点:
2025年6月1日,国务院修订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正式生效,为长期饱受账款拖欠之苦的中小企业注入一剂强心针。新规以“刚性约束+信用惩戒”双管齐下,直指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拖欠账款的顽疾,堪称史上最严“清欠令”!
企业接收供应链票据时,判断其真实性与合法性至关重要。首先,要确认票据是通过上海票据交易所供应链票据平台签发的电子商业汇票,因为供应链票据本质是电子商业汇票,且必须是在该平台签发。
在国际贸易的复杂流程中,各类单据、单证及文件构成了外贸活动的重要框架,是确保交易顺利进行、货物安全运输、款项顺利收付的关键要素。对于外贸企业而言,熟悉并正确运用这些单据至关重要,而工业丝路平台在助力企业处理单据、完成外贸出口流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