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疟疾药物也许能减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翁建平团队发现抗疟疾药物减肥新功效
大皖新闻讯近期,关于“体重管理”的话题成为了民生热词。大皖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经研究发现,一种名为“常山酮”的药物可以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从而有效降低体重并改善代谢健康。
大皖新闻讯近期,关于“体重管理”的话题成为了民生热词。大皖新闻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了解到,经研究发现,一种名为“常山酮”的药物可以调节食欲和能量代谢,从而有效降低体重并改善代谢健康。
在阿拉斯加,成群的蚊子甚至能致使驯鹿窒息。更为严峻的是,每年因蚊子传播疾病而失去生命的人数多达数百万。蚊子传播疟疾、登革热等致命疾病,给人类健康带来极大挑战,其造成的危害,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冈比亚疟蚊(Anopheles gambiae)在人类之间传播疟原虫。这只特殊的雌性蚊子因摄入含有荧光素(fluorescein)的食物而呈现绿色荧光,该物质在紫外光下显绿色,并显示出蚊子的血淋巴系统。
3月26日,美国圣母大学研究团队在《科学转化医学》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他们发现一种名为尼替西农(nitisinone)的药物,能让蚊子吸食含有该药物的人血后迅速死亡!
据统计,仅疟疾一项,2015年就有数亿人感染,近50万人丧生,其中不乏大量儿童。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基因工程技术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有望从根本上终结蚊子带来的致命威胁。但是,这项技术的应用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与思考:我们是否应该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蚊子?这一行动
它像一张无形的网,将我们笼罩其中,时而让我们感受到它的强大力量,时而又让我们对它的走向充满迷茫。
他补充说,男女两性都是感染基孔肯雅病(62% 为女性,38% 为男性)和所有年龄组,15岁及成年人人群发病率最高(占57%),其次是5至15岁儿童(占32%)和5岁以下儿童(占11%)。
几个世纪以来,人类一直试图以智慧战胜蚊子,从拍打它们到将自己淹没在驱蚊剂中。
感谢友友们持续关注《鲁滨逊漂流记》批注笔记,今天我们来共第11章“日记:生病”。
人生如一场漫长的旅程,当我们走过青春的喧嚣与繁华,步入后半场时,会渐渐明白一个深刻的道理:永远别指望他人做你的后盾。
β-地中海贫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受遗传背景、地域分布、医疗水平及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影响显著,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和人群特征。以下从流行病学数据、死亡风险因素及干预效果进行综合分析:
英格兰和苏格兰在同一个岛上,两个国家从1000年前就开始了斗争。苏格兰人确实很不容易,英格兰软硬兼施,纠缠了苏格兰数百年。直到后来,由于两个王室联姻,两个国家有了同一个国王,但苏格兰依然和英格兰各过各的,保持了自己的独立。
疟疾,在我国民间俗称“打摆子”,是一种古老又致命的流行病,杀死了近一半曾经在这颗星球上生活过的人。时至今日,每年还有数亿人遭受疟疾之苦。疟疾的克星——奎宁和青蒿素——拯救了亿万患者的生命,体现了现代科学的伟大成就,更让世界看到了传统中医药的深厚底蕴。
2025年3月15日,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迎来了一场特别的团聚。在乍暖还寒的春风中,第30批援几内亚中国医疗队完成了长达18个月的援非任务,平安归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二级巡视员郑晋普、国际合作处处长刘畅,北京安贞医院院长蔡军、副院长侯晓彤、工会主席江宏才,北京
在华夏大地的山野间,一种看似寻常的草本植物正默默书写着改变人类历史的篇章。它茎叶深青,香气馥郁,既能在荒郊野外顽强生长,也能在实验室中化身拯救千万生命的青蒿素。这就是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一个承载着千年药用智慧与现代科学奇迹的植物传奇
疟疾是一种古老的传染性疾病,几乎与人类历史一样漫长,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我国就已有疟疾流行的记载。并且,《黄帝内经》等古籍中也总结了秦汉及其之前的人们对疟疾的认识。
为了应对这一公共卫生危机,省里迅速组织了医疗队,前往菏泽专区的重灾区进行防治工作。医疗队主要由山东医学院干部、老师和学生组成,并抽调了驻济南其他医学院校的老师和学生参加。医疗大队由山东医学院妇产科教授苏应宽带队,我所在的中队,由济南铁路卫校和济南铁路中心医院师
近年来我国出境游人数逐渐增多,其中不乏前往非洲、东南亚等疟疾流行区的旅客,每年都会有不少人员出境游归国发现感染疟疾的情况。尽管我国2021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但目前全球83个国家或地区仍有疟疾流行,每年估计有2亿多病例报告。因此,出境前往疟疾流行
在日常的探讨与交流中,我们常听到“科学是把双刃剑”“科技是把双刃剑”这样的观点。然而,经过深入思考与理性分析就会发现,这种看法其实混淆了科学、科技和工业化的概念,真正具有双刃剑属性的,是工业化,而非科学与科技。
被蚊子叮咬的地方不仅瘙痒难忍,它们还会将病毒传染给人类,像登革热、疟疾等著名疾病皆是因为蚊子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