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浙江名人:杨贤江
1931年8月9日,年仅36岁的杨贤江在日本长崎病逝。这位从浙江慈溪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以短暂的生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之一,是五四运动中的青年领袖,更是《新教育大纲》的作者,被誉为“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
1931年8月9日,年仅36岁的杨贤江在日本长崎病逝。这位从浙江慈溪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以短暂的生命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刻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之一,是五四运动中的青年领袖,更是《新教育大纲》的作者,被誉为“中国无产阶级教育理论
内阁文库,现为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是日本重要的公立藏书机构,藏有大量汉籍文献,其中颇多中国罕见之本,犹以明清小说戏曲的收藏为富。民国时期,张元济、傅增湘、董康、孙楷第、王古鲁等赴日访书,内阁文库是必到之处。中国学者的访书,各有其侧重点,有的是传统的目录版
评选民国时期(1912-1949)的十大科学家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工作,因为那个时代虽然充满动荡,却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科学先驱,他们在中国现代科学奠基阶段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评判标准主要基于其学术成就的开创性、国际影响力、对中国科学发展的奠基作用以及实际应用价值
文学影视作品的传播:小说《乌龙山剿匪记》等文学作品的问世,让湘西土匪的故事逐渐被大众熟知。此外,著名作家沈从文在其著作中经常描绘湘西土匪的形象,他的文学影响力为湘西土匪的知名度增添了光彩。
作为一个60后,上学的时候课本中接触过鲁迅的文章,看过他的一些散文,感觉到很痛快,语言尖锐,内容都是揭露封建社会的陋习特别会骂人。感觉到鲁迅很有斗争的精神,退休以后没有事情干,找了几本民国历史方面的书读,有蔡元培传记,胡适先生传记,周作人传记,章太炎传记。通过
1964年,周恩来总理在杭州设宴招待外宾时,向众人介绍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马一浮先生是当代中国唯一的理学家。”这位被总理高度赞誉的学者,正是浙江绍兴人马一浮——中国近代史上最传奇的国学大师之一。他少年中秀才,青年留学欧美,最早将《资本论》引入中国,中年隐居西
1933年《塘沽协定》签订现场,何应钦在日方要求下删去"中国军队"字样时,日本记者拍下了历史性耻辱——中国代表躬身90度签字的身姿。这个将华北变成"非武装区"的条约,使得日军可以自由测绘北平城防,为全面侵华铺路。
民国,那是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却孕育出一批闪耀学术星空的璀璨巨星,他们被尊称为“教授中的教授”。他们究竟有着怎样的过人之处,能获此殊荣?又如何在战火纷飞中,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奠基?且看这10位传奇学者的贡献。
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延续了晚清的部分政策,要求妓院(乐户)和J女向地方政府登记,领取营业执照(“乐户执照”或“J女许可证”),并缴纳捐税。例如,北平(北京)的《管理乐户规则》(1913年)规定J女需定期接受卫生检查。
八角茴香:主要产于左右江流域的恩阳(田阳区百峰乡)、百色、天保(德保)等地,昭平在民国五年后引种成功。其果实尖角八出,气味辛烈似茴香,可作香料、入药,还能榨油。种植需注意气候和土壤条件,五年可采枝叶甑油,十年结果。咸丰后开始蒸制茴油,成为重要贸易商品。
张狗蛋和李四都是直隶乡下的穷孩子。1912年北洋政府成立后推行新式教育,他们抓住机会考入公费师范学堂。1919年毕业后,张狗蛋被分配到北平一所公立小学教国文,李四则凭借数理天赋进入重点中学教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