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芯生物每月新闻简讯(3月刊)
近日,微芯生物在AI技术的应用上再迈一步,成功完成AI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涵盖了硬件配置、系统搭建及安全防护等全链条环节,已在研发部门启动实测,并于近期向全员开放使用。微芯生物IT团队将分阶段上线企业知识库、智能工作流、业务智能体等模块,持续为新药研发、生产管
近日,微芯生物在AI技术的应用上再迈一步,成功完成AI大模型的本地化部署,涵盖了硬件配置、系统搭建及安全防护等全链条环节,已在研发部门启动实测,并于近期向全员开放使用。微芯生物IT团队将分阶段上线企业知识库、智能工作流、业务智能体等模块,持续为新药研发、生产管
2025西派会将于5月9-10日在广州举办,打造肿瘤与人工智能论坛,为医生全方位展示AI领航的疾病防诊治全流程关键环节及医疗应用场景,同期举办AI for Health峰会,助力医生提升工作效率,推动医疗行业智能化转型。
“通过一线到三线的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药物的综合应用,以及多学科治疗模式的实施,我们正在帮助晚期肿瘤患者实现从不可治愈到可能治愈的转变。这一过程中,新药物和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院长徐瑞华提到,在
撰文 | Ranksey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全球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预计未来十年将增长20%至30%。因此,面对全球肿瘤发病率不断上升的严峻形势,突破学科壁垒、跨越国界限制,加强国际合作以推动肿瘤治疗转化研究取得突破,共同应对人类健康挑战
癌症 教授 cancer 徐瑞华 cancercell 2025-03-19 19:41 3
3月15日,广东省抗癌协会肿瘤核医学专业委员会2025年学术年会、第17届肿瘤核医学新进展学习班以及第一期核药临床研究培训班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核医学领域顶尖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核药这一前沿领域的发展方向。
在当今世界上,自杀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据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料显示,自杀在我国已成为位列第五的死亡原因,仅次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和意外死亡,而且近年来自杀人数有明显上升趋势。
根据2022年全球癌症负担统计数据,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肿瘤,新发病例为97万,超1/3的患者来自中国,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1]。对于晚期胃癌患者,能够延长生存期的治疗方案极为有限,尤其是既往治疗失败的患者,其预后状况普遍较差,中位总生存期(OS)甚
2025年1月6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肿瘤学期刊《柳叶刀·肿瘤》(The Lancet Oncology)上公布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临床研究:靶向Claudin 18.2的抗体偶联药物(CMG901)治疗晚期胃癌/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
“医学界”评选出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个体,他们的工作让我们相信:中国医疗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拥有无限可能。
近日,不少社群中出现了一条传言,称“上海中山医院急诊科全部中招新冠,他们的家人们也不能幸免”。还有一段声称来自张文宏的讲话要点,但内容自相矛盾,一边说“所有的感冒药可以治疗新冠”,另一边又说“新冠本无药”。
自然指数在健康科技领域位居国内医疗机构第一,全球癌症中心排名第四;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肿瘤学2023年排名国内第一;高水平临床研究成果近五年被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等国际权威指南采用70余项,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多项成果登上国际高规格学术会议,屡屡在国
2024年是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50周年,Cell Press 推出了“全球科学50人”(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系列采访,介绍了50位激励我们的知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由 Cell Press 旗下各学科期刊的编辑提
CellPress细胞科学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自然指数在健康科技领域位居国内医疗机构第一,全球癌症中心排名第四;中国医院科技量值肿瘤学2023年排名国内第一;高水平临床研究成果近五年被NCCN(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等国际权威指南采用70余项,在世界范围内推广使用;多项成果登上国际高规格学术会议,屡屡在国
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东亚地区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世界之首,疾病负担尤为沉重。胃癌的病因复杂,涉及遗传、环境等多重因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诊断时已处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阶段。对于HER2阳性局部晚期胃癌(aGC)或胃食管连接部腺癌(GEJC)的各
2024年是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50周年,Cell Press 推出了“全球科学50人” (50 Scientists that Inspire) 系列采访,介绍了50位激励我们的知名科学家。这些科学家由 Cell Press 旗下各学科期刊的编
神经营养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融合是多种癌症的致癌驱动因素,可见于各种成人和儿童实体瘤,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医疗负担和生活压力。2024年11月28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重磅公布,其中,拉罗替尼作为一种新型口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骆卉妍、徐瑞华教授及胃外科李元方教授团队在《消化道》(GUT)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肿瘤微环境中的CAF——巨噬细胞交互作用介导胃癌腹膜转移免疫治疗耐药”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建立了单细胞分辨率的胃癌腹膜转移肿瘤微环境图谱,揭示了
2024年11月13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骆卉妍、李元方教授团队在国际权威期刊《消化道》(GUT,IF=31.795)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肿瘤微环境中的CAF——巨噬细胞交互作用介导胃癌腹膜转移免疫治疗耐药”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建立了单细胞分辨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