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济渠

卫河在邯郸(遗产小道·运河上的中国)

这是在卫星多时相云图上看到的当代漳卫汇合景象。大雪覆盖了徐万仓的田野与堤岸。凸显出左侧的漳河比右侧的卫河明显细小了许多,形象地显示了漳河在不同时期的济运、补水功能。据《三国志》记载,早在公元213年,曹操凿利漕渠,就引漳水入白沟,将漳、卫、黄三河联通起来。

邯郸 运河 永济渠 卫河 响堂山石窟 2025-08-11 08:32  3

山海之间—— 卫河在邯郸(遗产小道·运河上的中国)

这是在卫星多时相云图上看到的当代漳卫汇合景象。大雪覆盖了徐万仓的田野与堤岸。凸显出左侧的漳河比右侧的卫河明显细小了许多,形象地显示了漳河在不同时期的济运、补水功能。据《三国志》记载,早在公元213年,曹操凿利漕渠,就引漳水入白沟,将漳、卫、黄三河联通起来。

邯郸 运河 永济渠 卫河 响堂山石窟 2025-08-11 06:44  4

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上的军事遗存

大运河作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水利工程之一,不仅是沟通南北经济贸易与文化交流的长廊,更是一条兼具作战、防御与后勤保障功能的军事运输通道,受到历朝历代的持续重视。北京作为大运河的北端点,自古便是军事重镇,其境内的运河文化带沿线有着丰富的军事文化遗产,见证了中国古代军

北京 军事 通州 永济渠 永通桥 2025-06-12 08:00  9

守护“千年运河”倡议书

卫河(南乐段)作为隋唐大运河永济渠的一部分,是世界文化遗产的璀璨明珠,是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文化动脉,更是滋养南乐大地的母亲河。她承载着千年漕运的繁华记忆,孕育了沿岸丰富的生态系统,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沧桑变迁。然而,当前卫河(南乐段)仍面临着水污染、河道侵占、文物古

运河 千年运河 永济渠 卫河 南乐 2025-06-06 03:04  10

陇西古代水利工程——永济渠

乾隆《陇西县志》载:“城中凿池储水,夏易竭。万历三十三年守道岳万阶凿此渠,引科羊河入城,民始足用,且经过处田赖以溉,邑人杨恩有碑记。日久渠塞,民复苦之,四十五年,守道朱燮元寻迹修浚,资用不穷,改称“永利”,今遗迹犹存,踵而行之,为利甚溥。”《甘肃新通志》载:“

古代 工程 陇西 永济渠 朱燮元 2025-05-26 22:14  8

被遗忘的千古一帝:他其实不输秦始皇,只是历史上名声输给了儿子

千古一帝,其实都是有地狱级别难度和重大贡献的,就好像大家都知道秦帝,统一了六国,汉武帝横扫了匈奴。今天我想说说被遗忘的千古一帝杨坚持,杨坚,隋朝开国皇帝,你尝试仔细回忆,是不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功绩。我仔细扒一扒了他的操作,只能说,历史他的功绩确实是被抢了。

历史 秦始皇 杨坚 千古一帝 永济渠 2025-05-16 20:04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