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香菜种植技术及管理要点
香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蔬菜,因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在大棚环境中种植香菜,可以有效控制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大棚香菜种植技术及管理的一些关键要点:
香菜,作为一种常见的调味蔬菜,因其独特的香味和口感而备受消费者喜爱。在大棚环境中种植香菜,可以有效控制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以下是大棚香菜种植技术及管理的一些关键要点:
西红柿属于茄科植物,在生活中,很多菜肴都会有它的身影,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蔬菜,有的朋友也会把它当水果生吃。而对于种植西红柿的菜农朋友来说,肯定是希望提高西红柿产量的,想要提高西红柿产量,了解其生长习性至关重要,下面一起学习下西红柿不能和哪些蔬菜挨着种?
中国作为全球油菜生产大国,油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亿亩以上,占世界油菜总面积的近1/3,年产菜籽超1400万吨,食用油供给安全中占据重要地位。如此庞大的产业规模背后,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作用至关重要!
“作物莫名枯死,根部腐烂还带白色菌丝?到底是菌核病还是白绢病在作祟?”这两种土传病害堪称作物“隐形杀手”,症状相似却用药不同,用错药直接导致减产30%以上!今天带你3分钟辨清真凶,精准防控。
丝瓜作为我国重要的瓜类蔬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易受多种病害侵袭,其中绵腐病与菌核病是威胁其产量与品质的重要病害。本文详细阐述丝瓜绵腐病与菌核病在病原菌、症状表现、发病规律等方面的区别,并针对各自特点提出科学、系统的防治措施,旨在为丝瓜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有效控制
我在地里和大豆打了二十多年交道,深知想要豆子长得好、结得多,防住病害是头等大事。看着绿油油的豆苗突然蔫了、枯了,那份心疼只有种地人懂。这些年我踩过坑、也摸索出不少管用的法子,今天就掏心窝子跟大伙说说,怎么把病害拦在地头外。
老张蹲在地头,捏起一把黑油油的土,看着眼前那片沉甸甸、金灿灿的豆田,笑得合不拢嘴。邻居老王路过,直咂嘴:“老哥,你这豆子,一亩地怕不得奔着500斤去了?有啥诀窍没?” 种大豆,想产量蹭蹭往上窜,光靠“老经验”可不够,几个关键环节抓准了,咱这黄土地里真能刨出“金
初夏时节,平川镇三一村的制种菜心迎来了盛花期,金灿灿的花海随风涌动,与湛蓝天空、连绵田埂相映成趣,勾勒出了一幅生机勃勃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更令人期待的是,这片“金色宝藏”将在菜心丰收后无缝衔接播种葵花,通过“菜心+葵花”轮作模式实现“一地双收”,为乡村振兴注入
专家组考察了示范基地,听取了高产竞赛实施团队的汇报,随机选择5块田块,采取一段式联合机收方式开展实收实测。该竞赛示范片平均亩产达234.30公斤,产量超过百亩方油菜高产竞赛目标产量(200公斤)34.30公斤,单产提升效果显著。
缺硼引发的茎裂机理:硼元素缺乏会导致油菜茎秆细胞壁发育异常,细胞分裂受阻,茎秆表皮脆化,在内部膨压作用下出现纵向开裂,裂口处常伴随褐色胶状物渗出。典型症状:多发生于抽薹期至盛花期,茎秆中下部出现纵向裂纹,严重时裂至髓部,植株生长迟缓,顶端叶片皱缩。高发场景:
5月16日,在三台县金石镇老农民家庭农场的3700余亩小麦种植基地里,五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一簇簇金色的麦穗被卷入收割机仓,收割、脱粒、除杂等工序一气呵成,约莫十多分钟,饱满干净的麦粒便装满了一卡车。
晨光倾泻在无垠的田野,麦浪与油菜交织成大地的锦缎。从江淮平原到四川盆地,今年的油菜田生机盎然,一片丰收的景象。农业农村部实施的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正在垄亩间书写新实践:耐密新品种在汉水流域示范田扎下深根,无人机防控技术在洞庭湖畔精准调控肥水,四川丘陵区的“稻油轮
咱庄稼人应该都晓得的一句俗话:“油菜地两年不重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种过油菜的土地不能种跟油菜同类的作物。今日给农友们说说油菜地里“忌讳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