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抗旱保苗“解渴”有方
旱情发生后,沁源县迅速响应,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摸排,精准测定沁河及其支流两岸30米扬程范围内适宜浇灌面积约3.6万亩。目前,全县已调配水泵81台(套)、洒水车27辆,并对灌溉设备进行全面检修、调试,目前,具备农田灌溉条件的庄稼得到顺利浇灌。
旱情发生后,沁源县迅速响应,组织县乡村三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摸排,精准测定沁河及其支流两岸30米扬程范围内适宜浇灌面积约3.6万亩。目前,全县已调配水泵81台(套)、洒水车27辆,并对灌溉设备进行全面检修、调试,目前,具备农田灌溉条件的庄稼得到顺利浇灌。
感受文物魅力,传承文化薪火。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5月12日至18日,市博物馆开展10项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充分展示长治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我市文博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注入新活力。
入春以来,我市遭遇持续干旱天气,全市平均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超四成,0-20厘米土壤墒情监测显示多地出现不同程度干旱,黎城、沁县等地旱情尤为严峻。面对农作物受旱面积扩大、春播秋种受阻的挑战,市水利局迅速行动、科学施策,通过构建抗旱组织体系、精准调配水源、加快灌
作为武乡县中部电商产业带的重要一环,近年来,监漳镇大河西村依托便捷的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顺利完成从传统农业到数字经济的惊艳蜕变。这条串村而过的旅游公路不仅打通了地理屏障,更成为撬动大河西村产业升级的重要杠杆。
感受文物魅力,传承文化薪火。今年5月18日是第49个国际博物馆日,5月12日至18日,市博物馆开展10项博物馆日系列活动,充分展示长治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底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推动长治市文博事业发展、建设文化强市注入新活力。
5月15日,长治市小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会在沁县召开,分析小米产业发展情况,研究解决存在问题,探讨谋划下一步打算,推动小米产业做大做强。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崔元斌出席。
匠心榜样,初心传承,齐心交流。5月14日,全国劳动模范杨兴隆以《全国劳模之旅: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为题在淮海集团技能大师工作室联盟为企业劳模代表、一线班组长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道德讲堂。央视军事频道、长治日报、长治广播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到现场观摩。
眼下正值高粱覆膜播种季节,近日,在襄垣县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农业科技示范展示基地,呈现出科技耕种新景象——智能播种机器人正在田间开展覆膜播种作业,又快又精准的作业引得现场观摩群众及县农业农村局相关专家连连赞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