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体制外”,保密工作“不例外”!如何避免聘用人员泄密隐患?→
近年来,为提升工作效率,部分单位聘用了非在编人员。此类人员虽未纳入正式编制,但在工作中可能接触、知悉党和国家秘密。案例显示,若放松对编外人员的保密教育和保密管理,极易引发失泄密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近年来,为提升工作效率,部分单位聘用了非在编人员。此类人员虽未纳入正式编制,但在工作中可能接触、知悉党和国家秘密。案例显示,若放松对编外人员的保密教育和保密管理,极易引发失泄密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国家秘密是国家的“生命线”,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利益。2025年4月中旬到5月中旬是第37个全国保密宣传教育月,主题为“共筑保密防线,公民人人有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