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甲骨文中的“肜祭”:连续七日循环祭祀
甲骨残片:1977年陕西岐山凤雏村出土的周原甲骨,犹如一把跨越时空的钥匙,打开了尘封三千年的祭祀密码。在H11:1号甲骨上,一组特殊的祭祀记录引发了学界震动:"癸巳,肜文武。丁酉,肜。己亥,肜。辛丑,肜。癸卯,肜。乙巳,肜。丁未,肜。"这七条简练的卜辞,构成了
甲骨残片:1977年陕西岐山凤雏村出土的周原甲骨,犹如一把跨越时空的钥匙,打开了尘封三千年的祭祀密码。在H11:1号甲骨上,一组特殊的祭祀记录引发了学界震动:"癸巳,肜文武。丁酉,肜。己亥,肜。辛丑,肜。癸卯,肜。乙巳,肜。丁未,肜。"这七条简练的卜辞,构成了
一九七〇年的岐山县益店镇孙家原村,日头将塬上的黄土炙烤得裂开蛛网状的纹路,仿佛周原甲骨上等待破译的卜辞。村口“破四旧”的标语被晒得卷边,“礼”字残碑斜插在土堆里,裂缝中钻出的狗尾草却在风中摇出《诗经》的韵律——三千年文明记忆如同地底岩浆,在时代的岩层下奔涌。
2025年5月17日,由渭南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渭南市企业家摄影协会和中国·周原景区联合承办的“光影溯周韵镜语绘原乡”摄影采风活动,在中国·周原景区圆满举办。百余名摄影家以镜头为媒,对话三千年前的礼乐文明,以镜头铭记文明,让周韵永续流传,开启了一场跨越时空
三千多年前,周人在古公亶父的率领下,翻越梁山,渡过漆水、沮水,来到了岐山脚下的周原。他们以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开放包容的商贸,让周原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
我在周原广场散步时发现,一位秦腔爱好者,在退休后组织了一个演唱团,过段时间就组织一次演唱会,吹拉弹唱,不亦乐乎。为了经营这个演唱团,他自掏腰包,购置了一套音响设备,还购置了10来个座椅,供演唱人员使用,又买了一辆三轮车,以便往来拉运这些东西。
在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秦岭与渭水呵护的周原大地上,3000多年前的文明曙光曾照亮华夏。作为周文化的肇基之地,宝鸡以其独特的地理禀赋、历史脉络与文化遗存,成为中华文明史中的一座高峰。
在陕西关中平原西部,秦岭与渭水呵护的周原大地上,3000多年前的文明曙光曾照亮华夏。作为周文化的肇基之地,宝鸡以其独特的地理禀赋、历史脉络与文化遗存,成为中华文明史中的一座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