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快说·微言】用奉献筑起治沙绿色长城
这个春天,在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交汇处,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志愿者成为最耀眼的“绿色使者”。他们当中,有山东潍坊跨越1800公里“用爱让沙漠变绿洲”的网友,有第二次来民勤种树的香港母子,有从厦门过来第一次体验“万人压沙”壮举的大学生,也有带着“云植树”善
这个春天,在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交汇处,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志愿者成为最耀眼的“绿色使者”。他们当中,有山东潍坊跨越1800公里“用爱让沙漠变绿洲”的网友,有第二次来民勤种树的香港母子,有从厦门过来第一次体验“万人压沙”壮举的大学生,也有带着“云植树”善
猎光者语:站在沙丘上,独自仰望天空,星星不停闪烁,此时的苍穹像极了小时候的那个纯净天空,回忆涌上心头,我想起了小时候的孤独、想起了亲人的离去、想起了独自在星空下的彷徨。是啊,要说意义,我的喜怒哀乐,我的悲欢离合,星星在天上都看在眼里,我爱看的星空,它其实就是我
“请到民勤种棵树”志愿活动,自倡议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后,得到了广大志愿者的热情响应。他们不顾路途遥远,不怕春暖还寒,身背简单行囊,义无反顾地奔赴一场生态建设的深情邀约。
“请到民勤种棵树”志愿活动,自倡议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后,得到了广大志愿者的热情响应。他们不顾路途遥远,不怕春暖还寒,身背简单行囊,义无反顾地奔赴一场生态建设的深情邀约。
“请到民勤种棵树”志愿活动,自倡议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后,得到了广大志愿者的热情响应。他们不顾路途遥远,不怕春暖还寒,身背简单行囊,义无反顾地奔赴一场生态建设的深情邀约。
阳春三月,内蒙古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的巴丹吉林与腾格里沙漠交汇处,机械轰鸣声打破了大漠的沉寂。在2025年“三北”六期工程防沙治沙项目暨三大沙漠林草锁边带施工现场,拖拉机牵引螺旋钻孔机精准打出栽种坑,大型无人机将芦苇草空投至沙地,工人随即铺设草方格,手扶式沙障机
2025年,在“双碳”战略纵深推进与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目标的引领下,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云端植绿”行动再次升级,在阿拉善继续播种绿色的种子,培育更广阔的绿地。
我国的沙漠总面积约70万平方公里,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占了一半。在去年末,面积34万平方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实现了锁边,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屏障将沙漠完全堵住,使其不再流动。
1月8日,内蒙古巴丹吉林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揭牌仪式在阿右旗巴丹吉林镇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院长冯起,副盟长刘德翠出席并致辞。盟行署副秘书长陶丰国、盟科技局局长张淑霞、盟林草局副局长郭光雄出席。旗委副书记、旗长姜冰
沙山耸立,沙脊如刃。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古庙沧桑,意境悠远,美不胜收。12月2日至14日,这幅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中国馆展出的图片吸引了各国嘉宾的目光,巴丹吉林沙漠令人叹为观止的瑰丽画卷再一次惊艳世界。
沙山耸立,沙脊如刃。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古庙沧桑,意境悠远,美不胜收。12月2日,这幅在《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中国馆展出的图片吸引了各国嘉宾的目光,巴丹吉林沙漠令人叹为观止的瑰丽画卷再一次惊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