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

曹可凡,王汝刚都来考它,大小姐和小大姐的秘密藏不住了

在上海,有句老话说“宁和苏州人吵架,不和宁波人说话”,这可不是说宁波人不好相处,而是因为上海话和苏州话同属吴语太湖片,语调软糯,听起来就像在“讲闲话”;而宁波话属于吴语甬江片,发音硬朗,外地人听起来就像在吵架。上海话,作为吴语的重要代表,承载着这座城市的历史与

曹可凡 沪语 上海话 吴飞 王汝刚 2025-06-19 19:45  5

吴飞、梁轩 | 求真与正义:社会认识论视角下的数字新闻认识论

以社会认识论为视角,从确证真信念和认知正义两个核心问题切入,以证言、聚合程序、期望和认知非正义为概念工具,基于与大众媒体时代新闻的比较,提出一种兼具实证取向和人文关怀的数字新闻认识论。人际层面,基于融贯主义和还原论的证言正在瓦解,反还原论和派生权威正在重塑数字

视角 认识论 吴飞 梁轩 认识论视角 2025-06-15 00:49  6

吴飞、韩梦琳丨国际传播既要有官方的声音,更要有民间的声音

国际传播是塑造国家形象、增进国际理解的重要途径。本文探讨中国在国际传播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构建多元传播主体参与的立体传播布局的策略。文章强调,国际传播既要有官方的声音,更要有民间的声音,通过政府、民间组织、企业和个人等多方参与,才能更有效地塑造中国形象,

官方 传播 民间组织 吴飞 保钓 2025-06-11 00:40  6

吴飞、吕澄欣 | 全球共通:超越西方国际传播的冲突范式

传播学一直在探究为什么传播以及理想的交往如何实现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数字共通语境中的人类交往需要摆脱“文明冲突论”的阴影,以全球共通的新理论范式即事实共享、价值共振与情感共鸣的理论向度,重构国际传播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具体而言,国际传播需要坚持以事实信息作为人

范式 传播 国际新闻 吴飞 吕澄 2025-06-10 00:40  5

深读|理解数字新闻业

在信息如洪流般奔涌的时代,网络传播已深度嵌入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单一学科的视角宛如管中窥豹,难以展现其全貌。而跨学科阅读像一把宝贵的钥匙,引领我们打开全面认知网络传播世界的大门。

数字 新闻传播 吴飞 深读 常江 2025-06-10 00:40  5

吴飞、梁轩 | 构建同心圆:以共通视角推进宣传调适

摘 要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发掘中国宣传的特殊性,发展中国特色的宣传理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方法论指导。文章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通过历史回溯、实践分析与理论建构,提出中国宣传的同心圆理论,旨在突破西方劝服宣传的理论桎梏,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宣传理论,推动中国宣传调适

视角 同心圆 调适 吴飞 梁轩 2025-06-07 01:41  6

高北晨、吴飞丨“互塑”之弈: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形象的国际新闻话语建构

本研究聚焦中国生成式AI技术在国际主流新闻媒体上的形象构建,旨在探讨国际新闻话语如何通过不同策略塑造中国技术的国际认知,以及建构中国生成式AI技术形象的国际主流媒体话语博弈。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论,分析道琼斯数据库Factiva中的3015篇新闻文本,通过三级编码

人工智能 话语 国际新闻 吴飞 北晨 2025-06-01 00:40  4

《国际传播评论》第二期征稿丨认知战崛起与国际传播重构

数字时代的认知战已成为全球范围的“信息认知争夺战”,深刻影响国际传播格局和全球公共舆论环境。智能技术与算法的广泛应用推动认知战不断走向前台,不论是在俄乌冲突、巴以冲突、印巴冲突,还是大国博弈与地缘政治竞争中,认知战通过信息塑造和操控目标国家决策者及公众认知,以

传播 印巴 方兴东 巴以冲突 吴飞 2025-05-30 00:41  6

吴飞 | 构建新的中国对外传播话语体系,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转型——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的体系构建与传播研究》

话语体系的构建与传播是社会互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个体和群体的认知、行为和社会关系。在当今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尤其是传播基础设施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的新传播生态下,多元主体参与话语交锋与对话,而分布式的传播结构更让多种不同的声音得以显现,没有一种声音可

话语 对外传播 吴飞 对外传播话语 话语体系 2025-05-29 00:51  5

梁轩、吴飞丨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共通宣传——以“浙江宣传”为例

传播环境的变化正在引发中国宣传的变革。研究以数字共通为视角,通过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以“浙江宣传”为个案对数字时代的宣传实践进行考察。研究发现,作为社会交往方式的共通宣传正在形成。共通宣传基于宣传者人格化和受众主体化,通过情感唤起和认知距离等方式形成精细控

浙江 推文 社会交往 吴飞 梁轩 2025-05-12 08:40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