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彝族通史
《中国彝族通史》是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彝族历史源流以及与中华民族发展关系的重要著作。该书由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族研究专家组成的编纂委员会历经9年编撰完成,于2012年11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卷6编46章,366万字 ,下设623个条目。其内容涵盖彝族从远古
《中国彝族通史》是一部全面系统阐述彝族历史源流以及与中华民族发展关系的重要著作。该书由滇川黔桂四省区彝族研究专家组成的编纂委员会历经9年编撰完成,于2012年11月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共4卷6编46章,366万字 ,下设623个条目。其内容涵盖彝族从远古
短短114天,明朝耗光362万两,调集24万大军,只为剿灭一位“西南王”。
1935年6月8日,红军各主力部队的战略行动与2024年高考作文题产生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共振。这些行动不仅是军事战略的体现,更成为理想信念与时代命题的生动注脚:
上午,派四科科长同华民①同志去河东解决红军与群众关系问题。军长及洪主任②均于午前去十一师。
朕听闻各地的土司,很少了解法律纲纪。常常对所属的土民,进行各种各样的摊派勒索,比起官府征收的正常赋税,不止多出数倍。
我十师、十一师,奉命向瞻化推进。十二师、独立师仍在将军桥、大寨、瓦日沟之线不动。军政委留道孚,指挥十二师及独立师。我则同军长随十师、十一师行动。
2025年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考察时指出,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2025年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丽江考察时指出,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播州志》记载:唐朝末年,南诏国攻陷播州(今贵州遵义一带),太原人杨端应朝廷招募率军收复,此后世代占据此地。传至第四代杨眙时,因无子继承,恰逢宋朝益州刺史杨延昭之子杨克在广西任职,与杨眙联宗认亲,便将其子杨贵迁过继给杨眙为后。后来随狄青南征的杨文广,正是杨延昭
今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丽江,考察丽江古城时,详细了解古城营建历史、纳西族民居特色和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他强调,要保护利用好木府这样的重要文化地标,保护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
杨价是南宋播州杨氏第十四世土司,其墓是已发现的播州杨氏土司诸墓中唯一未被盗扰的墓葬。墓内出土了大量精美的金银玉器。墓主杨价腰部发现玉带一条,由13块玉带銙、1块䤩尾、1块玉带扣、1块玉带箍和4个银扣眼等20个组件构成,是两宋时期罕见的方桃銙并用、单䤩尾单扣式革
云南省土司数量明代约300余家,清代改流后存约200家。著名的土司有丽江木氏土司(纳西族):世袭知府,管辖滇西北,延续至清雍正改流;车里宣慰司(傣族),今西双版纳,元明清三朝延续,1950年废除;麓川平缅宣慰司(傣族) 明代前期势力强盛,后分裂改流。云南以傣族
上期,黔程写了贵阳简史以及为何能够成为贵州建省后的省城,介绍了青岩得名之源的狮子山青崖,以及青岩三堡的历史遗迹。
2016年5月15日,经中国考古学会田野考古奖评审专家组投票选举,全国共有21个项目获2011-2015年度田野考古奖,其中遵义市播州杨氏土司遗存(海龙屯遗址、新蒲杨氏土司墓地、团溪杨辉墓与墓祠)荣获考古发掘获一等奖。
石姓是中国百家姓之一,"万石君"在历史上极其有名。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中记载说:"万石君的名字叫奋,他的父亲是赵国人,姓石。石奋的长子名建,次子、三子俱失名,四子名庆,都因为性行柔顺,恪尽孝道而谨慎,官职俸禄都到二千石,于是孝景帝说'石君和四子都官至二千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