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着王维珍的诗句走通州
翻开清代光绪版《通州志》可见诗人王维珍描写通州《文昌阁十二景·古塔凌云》的著名诗句:“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王维珍在诗中赞美:秋幕中槐花铺地映衬下的潞河之水,与天空的云色融为一体;河面上,秋雨洗刷过的船只,一艘艘安稳
翻开清代光绪版《通州志》可见诗人王维珍描写通州《文昌阁十二景·古塔凌云》的著名诗句:“云光水色潞河秋,满径槐花感旧游。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王维珍在诗中赞美:秋幕中槐花铺地映衬下的潞河之水,与天空的云色融为一体;河面上,秋雨洗刷过的船只,一艘艘安稳
在位于北京通州的京杭大运河畔,巍然矗立着一座始建于北周时期的八角形十三层砖木结构密檐式古塔“燃灯塔”。它不仅是一处地标建筑,更承载着动人的民间传说。相传,古时运河中有一条恶龙时常为祸人间,以致民不聊生,于是,两岸村民联合起来与其展开了漫长的抗争,终获天神垂怜,
形态各异的微缩茶具,小巧玲珑的手工象棋,精雕细琢的高铁模型……在通州区临河里街道东方玫瑰小区86岁的陈宝瑾老人家中,珍藏着上百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制作而成的手工艺品。退休26年来,陈宝瑾坚持践行垃圾分类、变废为宝,用巧手和巧思,打造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和幸福晚年
从巍峨矗立的燃灯塔到铭刻岁月的通州古城墙遗址,从思想先驱李卓吾墓到漕运地标大光楼,蒙曼教授在抖音平台发布的四期小视频单条点击率过万,她用学者特有的历史纵深感与人文温度,将通州这座因运河而兴的城市故事娓娓道来。四期精心策划的内容串起了千年漕运文脉,完成了一场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