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闻梨园传新声
青少年展示剧目和基本功、教师上示范课、戏曲名家开讲座……近日,第五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在山东济南举办,101个学生节目、15个教师示范课入选现场展示,以传统韵味与时代表达的结合赢得不少关注。
青少年展示剧目和基本功、教师上示范课、戏曲名家开讲座……近日,第五届“梨花杯”全国青少年戏曲教育教学成果现场展示活动在山东济南举办,101个学生节目、15个教师示范课入选现场展示,以传统韵味与时代表达的结合赢得不少关注。
晋剧的产生,与蒲剧的北流密不可分。清乾隆之后,蒲剧开始沿着晋陕商人的足迹分为南北两路流动演出。其中,向南者,经河南向湖北、安徽、江苏等地辐射,被当地人称为山陕梆子。
梆子戏曲,作为中国戏曲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华夏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中国戏曲体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梆子腔以其高亢激越、热耳酸心的独特风格,从晋陕豫“金三角” 地带发祥,随后如星星之火,迅速流布于
在深入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中,我市以“好‘运’有我·文明有爱”行动为核心,重点从党员先锋我带头、文明实践我行动、传统节日我传承3个方面创新实践、落实举措,着力构建覆盖全域、浸润人心的文明培育体系,推动市民素质与城市文明程度实现“双提升”。
山西临汾蒲剧艺术研究中心,(山西临汾蒲剧院蒲剧团),在团长崔鹏升的带领下,直面新老交替关键期,大胆启用青年演员,实施人才振兴战略。经过数年不懈努力,剧团在人才培养、剧目建设、经济效益等方面均取得显著突破,整体条件大幅改善,各项工作取得了非凡成绩。全团上下同心同
5月21日晚,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在上海揭晓并颁奖。山西省戏剧家协会选送的优秀青年演员梁静,凭借在蒲剧《精卫填海》中的出色表现,成功摘得这一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荣誉。自1983年第一届梅花奖评选启动,山西已有47名演员51次获此殊荣,获奖人数在全国名列前茅。
梅花竞放,戏聚东方。5月21日晚,由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的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晚会在上海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演员梁静凭借新编蒲剧《精卫填海》中的“精卫”这一艺术形象和精湛
长久以来,我国文化发展始终坚持文化艺术在地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202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曾明确表示,中国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要持续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推动文化服务落实基层,促进优
活动尚未开始,戏迷们便早早聚集,将古色古香的戏楼围得水泄不通,足见大家对这次赛事的期待。比赛开始,来自河南省灵宝市的62岁票友率先登台,一曲经典的《打金枝》选段惊艳四座。随后,同乡带来的眉户《飞云庵》同样精彩,二人展开激烈竞争。短短3分钟的表演,尽显戏曲艺术魅
5月16日,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暨第32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终评剧目媒体见面会在上海举行。蒲剧表演艺术家任跟心、《精卫填海》总导演林为林、临汾市小梅花蒲剧艺术培训中心主演梁静等出席活动,与现场观众分享《精卫填海》这部融合传统与创新的蒲剧新作背后的创作历程与
比赛中,京剧、河北梆子、晋剧、蒲剧等各个剧种轮番上演,参赛选手行当齐全、扮相精美,唱腔或高亢激昂,或婉转悠扬,一招一式尽显深厚功底,现场观众欢呼声、喝彩声、鼓掌声不绝于耳。据统计,通过全网各平台观看本场比赛直播的观众达1259.54万人次。